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第一次课堂研讨活动。四位老师和导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和讲座,令我受益匪浅,让我对语文主题式学习有了更为清晰、深入的认识,这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的一次变革,是对全体语文教师观念转变的一次考验。
一、依据单元特点,设计主题情境
语文主题式学习其实是一种积累。以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太注重知识层面的积累,而忽视了语言材料的积累,情感体验的积累,过程方法的积累,导致学生知识掌握的多,整体语文素养却不高。四位执教老师选取四上第五单元这一单元,进行式学习的设计,并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行动,针对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任务六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老师们发掘出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各种语文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把诸多元素统一起来,带领学生进入了真实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主播招募令”,这个贯穿单元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境,是贴近学生既有经验且符合当下兴趣的特定环境,在这个富有挑战的大情境中,学生走进了一个个单元学习场景,明确了“把一件印象深的事写清楚”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性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质量与品质。
二、进阶型任务活动,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位老师的课堂虽然都指向将事情写清楚,但是她们的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体现不同的训练梯度。任务二是初试身手,“看听想到”说清楚、任务三是“再试身手,“所想所做”练清楚、任务四是“梳理归纳,写作思路理清楚”,任务六是“伙伴分享,聚焦重点评清楚”,呈现了逻辑关联、不断深入的进阶要求。学生在不断进阶、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将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
三、嵌入式评价,为习作的撰写保驾护航
在一系列开放而进阶的学习活动中,评价监控与介入指导必不可少。在四堂课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陆云老师执教的四上第五单元(任务六),陈老师围绕点评优胜、赏评佳作、助力升格、自改互评这四个活动依次展开教学,陈老师机智地将表现性评价有机介入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了解了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问题在哪里,并给予了即时性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促进了教,带领学生不断走向深度学习的佳境。
此次活动,更让我意识到,语文主题式学习的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需要统筹考虑设计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主题、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与学习过程、评价与反思,保持这些单元内部要素自然协调,真正实现教学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