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项目式学习探究

作者:於敏  日期: 2024-04-02  点击:

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项目式学习探究

——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

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小学   於敏

【摘要】项目式学习是一项基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应运而生的教学方式,应用于习作单元教育,以促进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培养。将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解决复杂的、真实存在的问题。以驱动型问题学习导入习作单元教学内容,以小组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助于学生促发高阶思考,并深入掌握学科知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习作单元  项目式学习

 

伴随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高等教育和互联网深入融合并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时代不断发展,社会各界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现代教学则是更注重对学习者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以往的以阅读理解能力为主、以口语表述与习作为辅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部编教材单元编排新体例:习作单元,让人们认识到听说读写同等重要。学校语文教育也紧随时代脚步,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对项目式学习在习作单元的教学方法开展了探索研究。

一、构建项目创意

项目式学习,因其具备“系统学习”“真情实景”“产品引领”等鲜明特点,与部编版教材的习作单元针对“系统学习”“真实表达”“文章形成”等特征有着很高的适配性。所以, 项目式学习在制定项目创意时,必须结合二者的特点,制定合理化、可持续的创意设计。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动态的学习方法,是指围绕着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驱动问题,在实际情景中开展周期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由提出问题、策划方法、解决问题、评价与反思四个环节构成,各个年级针对课程标准和学生知识水平,由老师设定不同难易的项目,分不同课时完成。部编版本小学语文课本习作模块的练习也有着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征,需要学习者在一个模块的练习中关注“习作”要点,并集中、系统性练习表现技巧。每个习作单元都由“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习作”模块组成(见表1)。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要经历多个环节的训练。所以,在制定项目创意时必须注意能否可持续,以及能否有效帮助完成对习作单元内容与技能的掌握。

 

 

 

 

 

 

 

 

 

 

 

 

(表1: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习作和项目式学习都注重“真实性”,并要求学习者所做的项目都是和学生的文化、生命,以及未来发展有关。课程标准中,在各不同学阶段的习作目标上都对“观察力”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以培养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并逐渐形成留心观察世间万物的良好习惯。习作单元的项目式教学创意,旨在能带动学生形成观察习惯,引导他们在实际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转变"被动表达"为"主动表达",培养利用写作内容与技巧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造产品并展示是项目式学习中最关键的部分之一。产品即项目内容,可包括文章、作品、事件等,包括一个故事、一张画、一项创意等等。整个项目实行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入符合实际的项目活动辅助项目实施。本单元最后成果是让你完成一篇文章,也是项目式学习过程中最常产生的产品之一。写作课程的内容设计虽然不一定是以“文章”为最终产品,但一定要把“文章”产品化,成为重要产品的最后不可缺少的元素加以呈现和反映,在无形中调动学习者创作的积极性,从而对写作成效进行真实评估。

老师和学生针对习作单元题目提出了若干项目的创意,包括“介绍家乡的一处景观”“分享我最爱的一件物品”“在社区美食推广大赛进行家乡美食推介”。最后讨论得出,前面二个项目设计做起来比较简单,不要求经过一个阶段的系统培训就可以基本完成,后一个的设计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要求更高,需要经过系统化的练习,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项目本身也具备丰富度和可实行性,适合选作项目式学习的创意。随即小组决定每组选出家乡美食的一种,进行深入式研究。

二、设定学习目标

目标是项目式学习的准则,关乎着项目实施、项目考核的科学有效性。项目式学习目标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单元基本要求、以及二十一世纪技能作为参照标准,以此设定目标,开展项目活动。以“在社区美食推广大赛进行家乡美食推介”为例进行学习目标设计(见表2)。

 

 

 

 

 

 

 

 

 

 

 

 

 

(表2: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项目式学习目标)

三、聚焦驱动性问题

驱动性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要素,对项目化教学的流程与成果产生了直接影响。唯有关注真实性,并产品设计出合理的、开放的驱动性提问,才能让整个项目活动可继续进行,并有效引导整个学习计划与活动开展。习作单元的项目式学习,在设计驱动问题时必须同时兼顾在日常生活中表达需求的满足与导在现实中创作思维能力的迁移。

本单元的写作需要“介绍一种事物”,首先,驱动性问题要和周围事件的有一定关联;然后,推动问题要能将他们带入现实的环境之中,使学生有积极了解和使用说明方法讲述的愿望。学生为解决驱动问题,进而自觉运用写作能力进行表达,这样的写作才是有意义的。好的驱动式问题也要能激发学习者的高阶思考,从而为回答现实问题服务。写作单元课程的主要内容必须指向对写作思维的训练与迁移,所选择的课题也要能激发学习者在写作中使用分类、对比、抽象、概括、创新、整合的逻辑思维。

比如本项目中,“你能介绍一种家乡美食吗“与“如何在社区美食推广大赛进行家乡美食推介,让更多人了解你家乡的美食”两个问题设计看似都能在项目中完成单元习作的要求,但存在本质的不同。第一个问题是低阶思维的产物。第二个问题则要求用学生处理现实环境中的问题,他们必须调动高阶想法,理解、研究、分析,并制定宣传海报;筛选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风格完成图文并茂的海报任务。第二问题的驱动力大大超过第一问题,对于激发孩子的写作热情、培养核心素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的导向意义。项目大方向上确定后接着细化项目,提出更精细化的问题,如:家乡美食的历史多久?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有哪些特点?如果要把它推荐给别人,我会用什么方法推荐?等一步步的推进。

四、重视项目体验

项目式学习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活动有入项事件、知识与技能的建构、产品的创造和演展示。这些活动层次递进,交叉渗透,体验感极强,是项目式教学的主要部分。

入项事件,即由一个和主题密切关联的事件来启动项目。应注重感受,创造情景,调动学生利用写作解决驱动问题的激情。本单元习作项目,教师以一封“社区家乡美食推广大赛邀请函”设计入项事件。邀请函的大致内容为:“社区家乡美食推广大赛即将来临,欢迎大家报名参与本活动”。借助这个入项活动,老师把孩子引入设定的情景中,引导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实践体验等深入认识一些家乡美食完成写作练习。

本次项目实施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前期,安排学生进行连续三日的读写综合练习,重点内容是精读教材提供的文章和习作例文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这几篇文章,可以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说明方法”,揣摩说明文语句的严谨性,比较“平实”与“生动”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风格各自的特点。同时,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家乡美食搜集不同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体验。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练笔,通过小组协作展开学习。小组内对各种家乡特色美食,在观察的基础上动笔,试图做描述。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建立“说明文”的有关基础知识与写作能力。

中期,教师组织学生实地体验,走进家乡美食制作工坊,品尝家乡美食并亲身实践体验制作。前期的知识构建使学生会用文字“介绍一种家乡美食”。在首次创作时,老师让学生们尝试制作美食并为家乡美食做好宣传海报设计,分组展示介绍。第一阶段以是否能够使用合适的说明方法把家乡美食的特性讲清楚作为评判准则。一轮学生展示后,按照老师的建议再创作。

后期,各个小组在社区美食推广大赛展示产品和海报,欢迎大家品尝并向大众介绍家乡的美食,各个摊位旁边设置评分小红花。最后,在班级内进行评比。项目活动完成后,由老师引导学员开展项目反思活动,为下一个项目学习的过程进行累积经验。

五、建立多元评价

习作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水平的实践。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对习作单元或项目式学生的评价更要强调多元化、实效性,促进项目反思,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技能、核心素养方面进一步提升。

项目实施的时间较长,在这个阶段中,要判断学生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阶段性评估的意义非常重要,可以对导师下阶段的教育活动提出评价,及改进信息。项目式学习的形成性评估通常关注这样二个问题:学生能否掌握本单元的写作知识?他们如何能利用本单元的写作知识完成写作?每个环节加入评估检验尤为重要,切实保障项目进行的有效性。

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比如:习作产品和汇报展示效果怎么样?最终结果有没有解决驱动性问题?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得到提升了吗?在生活中能否灵活运用?老师也会利用问卷向社区对活动效果进行调查,分析项目和产品的影响力。另外,还设计了项目反馈表(如下图),组织学生根据项目内容开展自主评价,并促进反思,从而综合评价学生对专业知识、核心素质、以及二十一世纪技能的学习状况。

 

 

 

 

 

 

 

 

 

语文项目式学习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丰富了学生的表达;同学们在写作中通过习作单元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处理了言之有物、言之合理、言之有法的关系,提高了他们的专业素质。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的应用意义重大,值得广大教育者深入探究和推行。

 

【参考文献】

1]徐锦生.项目学习:探究综合化教学模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2.

2]徐艺恋.新课改下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21):49-50.

3]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9(3):7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