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支架建构:赋予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梯

作者:费姣  日期: 2024-03-25  点击:

 

支架建构:赋予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梯

【摘要】主题式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样态。在习作单元的主题式学习中为学生建构起有效的支架,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引导与帮助搭建任务情境支架,明确“为谁写”;搭建方法支架,帮助学生掌握“怎么写”;搭建评价支架,学会“怎么评”,赋予了学生通向素养提升的阶梯。

【关键词】主题式学习  支架建构  习作教学

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学习样态。整合单元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确立学习主题,提炼学习目标,确定单元教学结构,设计一体化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在主题式学习中,有针对性地学生建构起有效的支架适时合理地运用支架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引导与帮笔者以统编教材六上第五单元为例,谈一谈在习作单元的主题式学习中,如何通过支架建构,赋予学生素养提升的“梯”。

一、巧搭任务情境支架,化被动为主动,明确“为谁写”

任务情境支架指基于学情特点及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情境,分解学习任务,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和能力建构的一种方式。“情动而辞发”,在习作单元教学初就搭建起合适的任务情境支架,有助于还原写作的真实目的,激发学生对写作任务本身的兴趣,将学生置入想说、想写、想表达的⼼境,由“要我写”进⼊“我要写”的⼼理,并让学生逐渐形成“为谁写”的指向性思维。

如:教学六上第五单元时,教师根据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习作要求“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确定了单元目标:①引导学生体会汉字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想清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②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选材,并完成习作提纲。③体会例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并运用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④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针对是否写清中心意思相互评价,修改习作。根据学情与单元目标,创设情境:“同学们,近期学校将举办一场我和汉字的故事图文展!请同学们选择一个汉字,用图片定格生活中关于这个汉字的瞬间,再为图片配上文字记录这一瞬间,最后制作成展板。期待你们的精彩作品哦!”情境的创设联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内在动力。教师根据情境搭建起本单元的任务支架:任务一选好汉字定中心;任务二围绕中心选素材;任务三重要部分写具体;任务四详略得当试成文;任务五展示作品讲明白;任务六拓展延伸人和景。将学生的习作任务嵌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以任务为驱动,使学生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并主动地参与到任务中去。

二、巧搭方法支架,化抽象为具象,掌握“怎么写”

方法支架指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方法或策略指导的一种方式。方法支架运用在习作单元中,旨在提供写作方法以帮助学生突破习作中的难点,顺利完成习作。方法支架多种多样,如图表、例文引领、问题引导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怎么写”,真正达成“我手写我心”的目标。

1.图表支架——助力学生梳理思维

图表支架指教师用思维导图、流程图、表格等多种图表的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的一种方式。在习作选材时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将看不见的繁杂的思维和逻辑关系清晰地外化出来,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记忆,将思维过程可视化,也让思维变得简明清晰,大大降低了学生在选材时的难度,明确自己该“写什么”。

如:完成任务二“围绕中心选素材”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清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了什么,探究写法。通过课文的两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清晰地为学生展示出“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模式,根据自己选中的汉字以及收集的素材,将自己的思维呈现出来。

1:课文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模式

 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链接起了学生的生活,打开了学生选材的思路,让习作的内容清晰可见,也避免了思维角度单一、事例雷同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筛选,让选择有了依据。

2.范例支架——助力学生知识迁移

范例支架指在学生尝试习作之前,为学生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引导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举一反三,更高效地完成习作的一种方式。在习作教学中,范例支架是教师使用率最高的方法支架,可见它的重要性。

如:在主题式学习时,教师统整了单元资源,联通了课文、习作例文、初试身手和习作,

以完成习作为目标,在课堂上适时地放入范例进行方法的学习。教师借助《夏天里的成长》和《盼》引导学生明白了围绕中心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又借助《夏天里的成长》《爸爸的计划》《盼》,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完成任务三、任务四。完成任务三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例文的提纲,明白不同事例要有详有略。再通过几个事例的对比,得出亲身经历,感受最深的事例要详写。教师适时总结方法: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了不同方面或不同的事例,在描述时也要有详略之分,重要部分要具体描写,其他部分要略写。最后,学生运用习得方法读自己的提纲,对自己所选材料做进一步思索,确定习作的重要部分。

不只是单元内的精读课文和习作例文可以作为范例,老师的下水文、优秀作文、名家名篇等都可以作为范例,用以对学生进行方法点拨,将原本抽象化的方法,变得具体可操作,帮助学生自主习作。

3.问题支架——助力学生思维发生

问题支架,简单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为学生提供帮助的问题链。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习作课堂搭建问题支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的思维真正发生。问题支架的搭建有个注意点,其一,问题链的设计应基于学生已有水平,要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点。其二,问题链的设计应具有进阶性,问题从简单到复杂、从封闭到开放,层层递进地启迪学生思维。

如:在完成任务三时,教师在使用范例支架的同时也运用了问题支架。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从不同方面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时,教师精心设计了几个问题:《夏天里的成长》哪一部分是重要部分?哪句话概括了中心意思?围绕中心意思,作者写了哪些长得快的动植物?作者是怎么把它们的迅速生长写出来的呢?看看这些表示时间的词,你有什么发现?除了时间之外,还有哪里能让你感受到“迅速生长”?用一系列的问题带动学生思考,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掌握了写作技巧:习作要言之有序,要抓住特点。学生通过对问题链的逐一解答,就能解决习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让习作变得更顺利。

三、巧搭评价支架,化主观为客观,学会“怎么评”

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求设计星级量化评价表,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多主体结合。以清晰的习作评价表为学生搭建起评价支架,既可以让学生对照评价表,进行检查和自改,增强读者意识,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也可以让同学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有章可依,有则可循。评价支架的搭建一改以往习作评改的主观随意,让评改变得相对客观,较好地解决学生不知“怎么评”的问题,真正提高了习作评改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习作素养。

如:在完成任务四后,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评价表针对选材、组材、语言等方面进行多元评价。借助图表式评价支架,教师设置“自评”“组内评”“班级共评”“教师评”等环节,进行集体交流与分享,多元评价,完善习作在一次次的交流、评价、修改中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写作能力。

3习作评价表

四、结语

主题式的学习中,建构合适的支架,为学生搭建起翻越困难的阶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教是为了不教,支架是为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暂时性的阶梯,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的阶梯也应逐渐被撤掉,实现学生独立学习的理想,真正达成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侯颖颖.巧搭支架,让语文素养真正落地[J].阅读·课堂探究,2022(31):57-59.

[2]罗光荣.活用支架,筑牢高效语文课堂的基石[J].小学教学参考,2022(07):29-31.

[3]方高.搭建支架,助力学生阅读——小学语文支架式阅读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 2023(03):3-5.

[4]陆达忙.搭建支架,激活习作内驱力——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习作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1(22):58-59+86

[5]艾雁.搭建想象习作支架——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这样想象真有趣”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2(10):82-84.

[6]李作芳 张凤英.支架理论下“教—学—练—评”一致的小学习作教学研究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2(20):27-31.

[7]周蕾珍.支架,为作文起步领航——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习作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2019(26):70-73.

[8]赵雪莲.巧搭支架 创设习作教学新途径——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习作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