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蒋成荣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城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费姣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晨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小云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婷婷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文瑶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婧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媛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思捷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於敏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梦姣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六下第一单元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

作者:於敏  日期: 2023-09-05  点击:

六下第一单元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解读 

(一)单元主题分析:本单元以民风民俗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虽然这些课文体裁和题材不同,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涵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除此之外,本单元还编排了《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家乡的风俗》和《语文园地》。本单元的主题内容在时间上比较应景,春节刚刚结束,学生对春节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印象与有趣的体验,这能让学生在单元学习过程中与生活产生联结,使得文本境遇、生活境遇与文化境遇自然地融为一体,为单元统整教学提供积极的心理境遇。

(二)语文要素分析: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两个:第一,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第二,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不难看出,本单元阅读的关注点,就是表达的训练点。这样读写结合的单元,以读促写,读写联动,单元学习目标十分聚焦。

六年级下册是小学与初中的过渡与衔接阶段。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有一定基础,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自己的拿手好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等。那么,对于分清主次,体会详写和抓住重点,写出特点,学生将在初中阶段得到怎样的提升呢?比如,在七年级,学生还要学习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

(三)对标学习任务群:在了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课程内容及呈现方式上看看这个单元所属的学习任务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三个层面设置学习群,依据本单元内容特点及课后习题要求,本单元可以归属于发展型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本任务群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提示就情境创设、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情景创设:本单元的情境创设既要考虑单元文本,也要综合考量语文要素及课后练习,还要统筹语文园地与习作安排。基于此,本单元的学习情境可以创设为:我们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作为小主人,怎样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介绍家乡的风情风俗呢?在此情境下,学习主题可以确定为:亘古通今,八方风俗来集锦

学习方式: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在学习方式上,有以下几个关注点:第一,整合听说读写,在课后练习、习作、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的基础上进行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渡。第二,重视拓展阅读,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更为广阔的阅读世界,同时,积累优秀古诗文。第三,关注实践过程,本单元的学习是以学生的生活与认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第四,鼓励创意表达,使学生基于单元要素进行书面创作与口头表达时,能发挥创造,运用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学习评价:要体现教--评的一致性,单元学习评价应指向最终的可视化成果以及学习中的过程性表现,后者更为重要。

 

 

学习目标

 

1. 在单元的主题学习中,积累与运用本单元的的生字、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 在单元统整学习中,能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及其效果,体会详写主要内容的好处。

4. 体会课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及表达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扩大阅读面。

5. 在课文学习中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民俗风情,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感受丰富的民俗文化。

6.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家庭或者社区邻里实践,感受当地传统节日和风俗活动。

7. 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8. 结合问题情境,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用音视频、表演、汇编民俗作品集等方式完成主题成果。

 

学习框架

根据单元学习内容、目标,以问题情境为核心,设计三个学习任务九个学习活动,形成学生活动开展的学习结构,框架如下:

 

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一:寻年味——妙趣横生迎新春

学习活动一:走进家的春节

1.聊一聊我家的年夜饭

1)以年夜饭话题,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家年夜饭有哪些菜品,展开大致介绍。

2)围绕最喜欢的一道美食,从色香味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3)学习《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第二板块,并衍生其他传统美食的美好寓意。

2. 聊一聊家乡的年俗

1)聚焦春节,畅聊家乡的年俗

2)完成学习作业:设计家乡年俗寻访记的作业。

学习活动二:赏老北京春节画卷

1. 圈画课文《北京的春节》中的时间词,画时间轴,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2. 读课文,对照时间轴的日期,填写课文中描写的民俗活动。

3. 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借助时间轴,说一说课文主要内容,详写略写分别是哪几天,详写的这几天具体写了哪些民俗活动,完成作业北京春节打卡轴

4. 聚焦重点语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根据各个重要日子的不同特点进行详写的?圈画关键语句后交流。

5. 体会作者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

6. 回顾全文,了解课文这样详略安排的好处及表达效果。

学习活动三:同不同样

1. 对比阅读一:阅读阅读链接《除夕(节选)》,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比较闽南春节、北京春节、我们家乡春节风俗的异同点。

2. 对比阅读二:结合课后练习第四题,体会斯妤描写的《除夕》与老舍描写的春节有什么不同,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作者描写春节的写法特色。

3.拓展阅读:《过去的年》(莫言)

4.完成作业各样年俗对比录

学习任务二:品民俗——有滋有味赏文化

学习活动一:品一品春节里的腊八

环节一:

1. 借助资料了解家乡的腊八节及腊八节传统习俗之一——喝腊八粥。

2. 学习《腊八粥》第一自然段腊八粥的描写,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特点。

环节二:

1. 默读课文,概括小标题进行课文主要内容的梳理。

2. 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发现作者根据表达需要详写等粥,略写喝粥

3. 聚焦等粥,关注课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深刻感受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以及内心活动的变化,体会作者借助人物所见所闻,侧面写腊八粥美味诱人的写法。

环节三:

1.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传统美食,小组合作交流食物的外观、材料、味道、做法及品尝时的特殊感受。

2.结合学习过程,顺势学习《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了解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完成作业传统美食我来写

学习活动二:读一读古诗中的节日

1. 读《古诗三首》,围绕传统节日名称、风俗、人物三个方面进行把握古诗意思。

2. 依据古诗打卡赏民俗的表格作业进行梳理。

3. 交流课前搜集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其他古诗,完善古诗打卡赏民俗

4. 朗读古诗,借助诗句、生活经验、搜集的民俗资料展开想象,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5. 结合《语文园地》的书写提示学习行楷,完成古诗书法作品。

6. 结合课后选做题,展现古诗中的节日的成果汇编。

学习活动三:讲一讲藏戏中的传奇

1. 借助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通过作业藏戏特点我梳理,用个性化的思维导图把握课文内容,并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把藏戏的特点介绍清楚的。

2. 结合课前搜集的关于藏戏的资料与课文内容,开展藏戏大家讲的学习活动,充分交流藏戏的地方特色。

3.了解其他特色剧种,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戏曲,尝试模仿表演。

学习任务三:展风情——大显身手我代言

学习活动一:家乡风俗备忘录

1. 围绕前置于《北京的春节》教学之后的话题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那我们家乡有哪些风俗呢?展开资料查询、访问等。

2. 围绕风俗的由来”“风俗的内容”“美好的寓意”“人们的看法四个方面进行记录,课后配以绘画,完成具有个性化表达的家乡风俗备忘录

3. 确定本次习作要写的自己最感兴趣的风俗。

学习活动二:最美风俗我代言

1. 围绕备忘录的模块,以表格或者分条的形式列好习作提纲。

2. 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的重点,即根据表达需要确定详略,并结合提纲,思考:怎样安排这几个方面的介绍能让人读得明白,更吸引人。由此确定习作内容的详写与略写。

3.完成习作。

4.以习作内容为最美风俗代言词,进行配乐音频或者视频的录制。

学习活动三:民俗作品来集结

1.班级家乡的风俗作品分类、汇编。

2.以班级为单位策划多样民俗风情展,形成方案。

3.年级围绕风俗中的美食、风俗中的活动、风俗中的作品完成多样民俗风情展

4.依据学习要求,学习《口语交际:即兴发言》,灵活面对参观同学的提问。

 

学习作业

在以上九个学习活动中,每个学习活动配以单元统整作业。单元统整作业又与单元目标、内容、情境、任务结合,形成统一的整体。

作业模块一

作业模块二

作业模块三

 

 

学习评价

 

单元统整教学特别注重过程性评价,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于第三学段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评价建议,本单元的过程性评价应该侧重考察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参与学习的态度与习惯、主题的领悟程度与体验,并关注学生过程性的研讨、交流与创意表达的能力。

在此建议下,对于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的落实,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评价量表,并将其前置,减少学习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