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要求对于小学语文口语教学从素质教学的角度进行改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将提升学生的口语锻炼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学生们在交际的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学会倾听,在表达和交流时应该学会文明用语。这种创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小学语文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教育和实践,而更加成为学生们在口语锻炼和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必要工具。本文思考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一点心得,希望可以提出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前言: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所进行的语文学习,会对其后续的语文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核心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较高标准的要求,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求教师提高对于小学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视度。下面谈一谈笔者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一些思考。
一、抓住根本,消减孩子畏惧心理
学生才是语文口语课堂的主体,教材上的任何课题,教师所提出的语文口语问题,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学生对于语文口语学习的态度,对于语文口语课堂是否能够有效地开展,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学生积极的投入到语文口语教学课堂中时,语文教学活动就会充满活力,反之则会变得枯燥乏味。由于语文知识大多是背诵、书写、阅读等等,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语文口语交际非常奇怪,从而不愿意认真的进行语文口语训练,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对原有的语文口语教学手段进行一些较为细小的调整,使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适合的语文口语教学手段,来进行语文口语训练。由于一些学生性格较为腼腆,从而无法取得应有的语文口语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的开口,充分的创设语文口语情景让学生说,要不断鼓励学生,充分肯定他们的进步,树立他们的语文口语学习的信心。
2 创设语言情景,激发“说话”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他们已经适当的掌握了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学习到了一定的造句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其实可以进行简单的对话。我们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就是要激发出学生的这种口语交际的兴趣和潜能。语文口语交际如何才能做到有趣又有效呢?情景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教学思路。教师在专门的语文口语课堂开始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影片作为授课的开始,在口语交际的教学课程中,教师选择相关的话题,贴近生活。如进行《我的理想》话题的讨论,在我的理想话题讨论中,学生贴近实际情况进行交谈,学生可以有远大的理想,例如医生或者警察等,但是却要从实际出发,不说大话,教师也要叮嘱学生,让其符合实际,从根本出发讨论话题,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整体提升。
3 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开口”意识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学方式上进行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不应该固守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授语文知识时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具有培养学生语文口语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在自己脑海中意识到语文口语的重要性。只有教师意识到了,才会将注意力放在这一任务之中,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到语文口语的学习里,学生才有机会掌握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会。同时学生也要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切实的运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培养自己的口语意识。例如,让学生彼此之间进行大胆交流,自觉对其进行语文口语的训练与培养,观看有意义有价值的电影进行讨论或者进行其他方式的学习,总之就是学生要先形成这样一种意识,发挥学生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渗透赏识教育,鼓励学生“讲话”
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会使学生提高对于语文口语训练的积极性。教师一个简单的鼓励,往往会让本来缺乏语文口语学习信心的同学,出色地完成口语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应该充分的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语文口语表达的重要性,学生在语文口语训练时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应该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对学生进行单独的纠正,从而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较好的完成语文口语训练后,教师也应该大方的向学生提出表扬,使得学生有充足的信心;来进行语文口语学习。并且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须建立在师生平等、关系融洽的基础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语文口语教学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总之,这些年来“核心素养”的提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小学阶段培育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