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陈驰科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陈驰科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欢

    红塔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1

  • 程夏

    和桥二中

    加入时间:2023-09-25

  • 王静

    丁蜀中学

    加入时间:2023-09-25

  • 姜程杰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磊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井花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烨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畅畅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俊

    杨巷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叶子

    新芳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勤峰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羊岱婴

    桃溪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洁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莉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贞珍

    外国语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式微》教学设计

作者:陈驰科  日期: 2023-02-24  点击:

 宜兴市常青外国语学校 刘芳妮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歌词、猜作词者、想象诗歌画面、听旋律这几个环节了解《诗经》的写作形式和内容,体会其中的悲苦之情。

2.初步了解《诗经》中重章叠句和反复这两种章法特点,明确它们的作用。

3.使学生的朗读在层次和情感上能够循序渐进,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重点难点】

重点:

1.《诗经》中所表达的情感是通过哪些内容与形式展现的?

2.体会重章叠句的意义和作用。

难点:朗读的层次性如何体现?方法技巧的指导如何落实?

【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过渡语: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平时很爱唱流行歌曲,其实古代也有流行歌曲。下面我们来听一首《诗经》中的作品《野有蔓草》。

[视频欣赏]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过渡语:这首歌好听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来自《诗经》的古代流行歌曲,给你们,也给我自己减减压,好吗?

.朗读歌词

㈠认识歌词

过渡语:孩子们,认识歌曲。先从认识歌词开始。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两遍。

要求:读准字音和不增不减。(指导一下停顿,读音)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学生活动]推荐一个学生读读看。然后齐读。

[思考]一分钟后有没有同学能够把它背下来的,你有秘诀吗?

预设:你有一个惊人的发现,这首歌词比较简短,而且上下行之间惊人的相似:”“中露”“”“泥中。并且还有重复,背起来省力。(微信公众号工作室㈡理解歌词

过渡语:尽管背的容易,可要想铭记于心,最好我们还能理解歌词的内容,对吗?这歌词距今已经两千多年了,难度系数的确有点大,第一行的意思老师带着你们一起来解决。

[教师示例]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之故,胡为乎中露

注释:①式,语气助词。微,昏暗。②[胡]何,为什么。③[微](如果)不是。④[君]这里指贵族统治者。⑤[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的事情,何以还在露水中(辛劳)?

[学生活动]试着自己写一下第二句。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注释:⑥[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译: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自身的事情,何以还在泥浆中(受罪)?(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engbo12.制作名片(猜作词者)

[思考]每一首歌曲都有作词者,我很好奇,两千多年前,创作这首歌词的人会是什么性别?什么身份?什么目的?你们能不能帮我想想看。

预设:

㈠作词者:男性。

身份:也许是田间劳作的底层劳动人民,也许是在外服役的壮丁(中露,泥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我)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的事情,(我)何以还在露水中辛劳?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我)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自身的事情,(我)何以还在泥浆中受罪?

写歌词目的:劳作服役之人不堪苦役,有家不能回的愤懑与委屈。

小结:男子:抱怨,控诉,委屈。(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资料链接]《诗经国风召南小星

[文本展示]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注释:①嘒:暗淡的样子。②三五:用数字表示星星的稀少。③肃肃:奔走忙碌的样子。④宵:夜晚。⑤征:行走。⑥寔:即“实”,确实,实在。

译:小小星辰光朦胧,三个五个闪在东。天还未亮匆忙出去,从早到晚都为公。彼此命运真不同。

[思考]为什么不是宵星宵星,而是式微式微?

[问]哪一句迫切想回家?

预设:半夜是归家无望。(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bo1227A[问]为什么天黑了对于男子来说,想回家的愿望那么迫切呢?

小结:每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代劳动人民白天哪怕再辛苦,都是可以接受的,他们最朴实的愿望,就是天黑后能够聊作休息,共享天伦。这也是坚持下来的动力,归家而不得,希望到失望,不免有所怨怼。

[问]为了让统治者们感受到你们的委屈与愤怒,我们该如何处理朗读问题?

预设:字皱起眉头试试看。(男生齐读)

 

㈡作词者:女性。

身份:底层阶级,劳动者的妻子。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他、你)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的事情,(他、你)何以还在露水中辛劳?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他、你)还不能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君主自身的事情,(他、你)何以还在泥浆中受罪?

预设:若是,更有一种指天对地的一种控诉,看似自言自语,实际上是叩问苍天。若是,则有一种面对面的关怀,心疼。

小结:女子:心疼,思念,愤愤不平。(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写歌词的目的:心疼丈夫,思念爱人,为丈夫的辛劳愤愤不平,抨击统治者夺人丈夫。

[女生朗读]同样皱眉,读出一种心疼,读出一点愤怒。

过渡语:我们会发现,这歌词写的很接地气,自己有了委屈愤怒就倾诉,丈夫回不了家,妻子不会遮遮掩掩,而是很直白的抒发对他的思念和心疼。一切都是那么自然,率真、朴实。“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都是接地气的一面,唱出了百姓的心声。

 

.品歌词

过渡语:歌词学到这,老师还有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这首歌词有那么多重复的东西?这些重复的地方有意义吗?

㈠同个句子中词语重复——反复

示例:

“式微,式微”,那去掉一个重复的词可以吗?

预设:为了强调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强调突出天黑,天将黑时的的自言自语,内心的焦灼不安,担忧。(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举例:

快看,有流星。

快看快看,有流星。

后者更喜悦,能感受到他的激动兴奋。

[学生活动]全班齐读,反复的两个式微要读快一些,胡字重一些。

 

㈡同一句话两个章节中都有,有些一模一样,有些变了一两个字——重章叠句

1.式微式微,胡不归?

相同:连续发问,一遍又一遍问。

2.微君之故——微君之躬

一模一样的重复我们可以理解。那换了一个字,但都在强调的是为了统治者的事情在忙碌,而不是为了自己,牺牲自己的幸福为代价来夜以继日劳作,很不甘和无奈,也在控诉。

3.中露——泥中。

强调的是:环境的恶劣,劳作的愈来愈艰辛。

[资料链接]

《释名》云:“路,露也。”。

《音义》:“路与露同。”道路中辛苦,下一行强调泥泞的道路,表意和情感的程度更进了一步。

朱自清的话:“复沓不是要说得少,是为了说得少而强烈些。”

小结:不是单调的无意义的重复,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反复。情感上,表意上递进了,更浓烈了。(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学生齐读]因此朗读时第二行读得更用力一些,愤怒才会多一些。

 

㈢变化一两个字都可以理解,但两个字顺序都不一样了是怎么回事呢?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露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问题]露中,泥中不是更和谐吗?(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改句体会:(教师读改句,学生读原句)体会不同。

预设:

”“:押U韵,原来是露中,为了押韵和谐,特地倒过来。

”“:押ong韵,”“ui韵。

[学生诵读]请一生读。

中露停顿短一些,马上读下一行。 泥中二字可以停顿一下,拉长。

小结:因为音韵和谐,所以朗朗上口。因为朗朗上口,所以它才得以广泛的传唱。这是民歌的特点和魅力所在。

 

.画面叠加

过渡语:一首歌曲单是歌词写得棒就已经够迷人了的,偏偏读起来也是那么顺口,如果他的MV画面拍得更细腻些,会让我们更迷恋。现在,想象一下你就站在2000多年前的那幅画卷里,你看到了什么?

关键词:思妇  天黑  男子  统治者……

预设示例:

我看到一个女子在等他的丈夫,她焦灼不安,眉头紧蹙,不断踮着脚尖,太阳从她的眼前一点一点消失,直至不见,她顿时面如死灰,惨白的脸颊先出痛苦的神情。继而我看到她对着这黑暗在倾诉她的忧伤。

我看到一个男子在田间拄着锄头叹息,太阳虽已西沉,却仍是汗流浃背,他抬起头看着夕阳毫不眷恋的下沉却无能为力,他欲把腿起行,奈何今天的进程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摇摇头继续干活。直至黑暗把他们吞没。露水沾湿了他们的衣裳,污泥爬上了他们的胸膛,但是他们都无暇顾及。

我看到统治者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声令下,多少百姓告别家园,前往目的地。男子们风餐露宿啃馒头,统治者们玉盘珍馐,莺歌燕舞。两幅画面很有讽刺性。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问题]能不能改成男子在田间忙碌,他们顾不上吃饭,顾不上休息,坚持在那里耕作的场景。

预设:不行,这里的画面是有组织,有意识的结合,如果不是天黑了回不了家这个大背景,不是远方的人在翘首以盼,我们只会看到他们的勤劳而看不到他们的忧伤和愤懑。这样的画面叠加在元曲《天净沙》中尤为明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学生诵读]带着想象,带着画面,闭上眼睛读一遍。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唱歌曲

过渡语:这一遍读得真好,已让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这幅思归图,我的脑海里也有一幅画面,我也忍不住想把它跟大家分享一下。

画面:昏黄的夕阳恋恋不舍地藏在在青山背后,只露出一点微光。后来见大势已去,便毫不留情地甩开了群山的怀抱,消失无踪了。天顿时黑了下来,暮色苍茫,一片静寂。村庄里的烛火一盏,两盏,渐渐多了起来,邻居家的炊烟也开始袅袅升起,唯有女子的家中一片漆黑。她独自一人,踮起脚尖,双眉紧蹙地眺望远方,唱出了她的辛酸与思念。

(微信公众号彭波语文工作室,私人微信:pengbo1227A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重章换字,押韵和谐。体现了一唱三叹、余味无穷的特色。体现了《诗经》精巧凝练的语言,兼有长短的句式,节奏感强。《式微》诗短短32个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种变化,工整与灵活相整合,参差错落,能极力地表达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而其句式的选择又是随着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而灵活变化的,增强了诗的节奏感。总之,《式微》运用语言的艺术,非但韵律和谐优美,而且用词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