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陈驰科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陈驰科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欢

    红塔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1

  • 程夏

    和桥二中

    加入时间:2023-09-25

  • 王静

    丁蜀中学

    加入时间:2023-09-25

  • 姜程杰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磊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井花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烨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畅畅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俊

    杨巷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叶子

    新芳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勤峰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羊岱婴

    桃溪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洁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莉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贞珍

    外国语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作者:陈驰科  日期: 2023-02-24  点击:

湖父实验学校   沈烨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

2.              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3.              把握人物形象,理解文章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重点字词

2.              理解文章寓意,学习愚公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三年,可谓是不平凡的三年,新冠病毒、自然灾害等磨难阻挡在世界各国人的面前,而“偶像”这一关键词也频频出现在热搜智商,钟南山、李兰娟这些偶像越来越被我们所熟知。那同学们,你们的偶像是谁呢?为什么他会成为你的偶像呢?(学生分享偶像)

师:那今天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偶像之一:我给你们三个线索,(ppt)他的故事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毛主席曾在中共七大上高度赞扬了他的精神。著名美术大师徐悲鸿也以他的故事创作了中国最大的人物画《愚公移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篇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板书)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本

1.自由朗读文章

2.疏通文意。请你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我给大家三分钟准备。(出示PPT:    愚公:    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准备……    移山的方式……移山的艰难……    移山的阻力……移山的结果……

移山的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苦于。

移山的准备:“聚室而谋”,“而”表顺承。

 (板书:聚室而谋,顺承)

移山的方式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是什么东西啊?用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扫地以后装垃圾的工具。那么,这里的“箕畚”解释为什么呢?用箕畚装。(板书:用箕畚来运)名词作状语,来修饰“运”这个动作。(板书:名作状)

移山的艰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方七百里,高万仞。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这也是表示艰难。

移山的阻力: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个阻力来自于不干事的人,来自于别人,对不对?“笑而止之”“而”。(板书:笑而止之)(板书:修饰)

师:可以怎么翻译呢?笑着阻止他。

移山的结果:(学生可能答: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不是愚公移山的直接结果,但它是个间接的结果,直接结果: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板书:帝感其诚)“感”:被感动。师:对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这是一个被动的用法。(板书:被感动)

同学们的阅读工作做得挺不错的。现在我们把这些省略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生自由读)

三、细读文本,人物赏析

师:读完了吗?愚公移山令天帝都感其诚,其实我也被感动了,因为我读到愚公身上的“诚”是一种不畏困难的勇气。(板书:诚)你看,“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居然有勇气去把它移走。

板书:勇气)师:你还在愚公身上读到了哪些“诚”?

小组讨论5分钟。

我们还可以在愚公身上看到他造福子孙的胸怀,年且九十。在古时候,活到这个年纪已经是奇迹了但是他还想着要去移山。这山移走了,路变平坦了,他能享到福吗?但是他还是要做这个事情。所以说,“吾与汝毕力平险”。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敬佩的胸怀,他心里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子孙后代。(板书:胸怀)

我们在愚公身上发现了乐观的态度。他没有从坏处来想,因为他“年且九十”了,他的力气很小,没有年轻人的力气大,但是他为了造福子孙,他没有从坏处来想,而是从好处来想。他觉得,如果我把这座山移走了的话,这条路就通了。(板书:乐观)

师:愚公是不是盲目乐观呢?他能认识到“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这个问题,他是看得比较长远的。那么,有了这种长远的眼光,再加上他的乐观,就更好了。(板书:眼光)

说到这,文中还有一个老头,和愚公不一样,是谁呢?(智叟,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与愚公形成对比,突出了愚公的诚。)

好,我们继续。还有同学读出愚公身上哪些“诚”?坚韧、有恒心。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因为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这体现了他们的辛苦,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家。我从他身上感受到非常坚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个句子让我仿佛看到树的叶子绿了又黄了,黄了又绿了。愚公带着他的子孙在路上忙忙碌碌地奔忙。没有坚持,这样长期长久的事情是做不下去的。继续来。(板书:“恒心”“坚韧”)

愚公他有自己的主见,在面对智叟阻止的时候,他坚持了自己的态度,没有任何的改变,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我们做事啊,一定要有主见。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别人嘲讽的话一说,就打退堂鼓。(板书:主见)

愚公有一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因为原文中说“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他带着子孙苦干实干为移山作准备。师:好的。你读到的是“苦干加实干”。(板书:苦干+实干)

我尤其欣赏的是他的实干精神。愚公有了想法以后,是不是天天泡一杯茶跟家里的人吹嘘,我们要移山,山移掉之后是怎样的大好前景?天天吹有用吗?他有了想法就立刻行动,这种实干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自信、威望、有智慧、有方法……

师:同学们说了很多,我们再一起梳理一下,我们读到,愚公的“诚”是一种勇气、一种胸怀。一种乐观、一种坚韧、自信、威望、智慧,是做事有自己的方法,是实干苦干。这就是愚公精神!(板书:愚公精神)

师:所以,学习了愚公的精神,我们领悟到做事应该要?(对照板书,引领学生归纳寓意)

通过一篇小短文,我们能够领悟到如此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力量!

四、思维拓展

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本文的结尾,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以“帝感其诚”为结局呢?为什么不是愚公或者是愚公的子子孙孙历经千辛万苦终将太行王屋二山毕力而平呢?

以神话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ppt:作者作品简介)

列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道家的核心思想就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以神的力量背移了这两座大山比愚公铲平了两座大山更符合道家的思想。

同学们,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固然要学习,但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我们更应该要传承下去!

 

课后作业:搜集类似的寓言,读一读,品一品其中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