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1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海无涯 永无止境
——读《语文教学谈艺录》有感
在还没正式成为一位老师的时候,我就久闻于漪老师的大名,学习过她上的优秀课,阅读过她的访谈录,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她谈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诚恳地表示要“用一辈子备一节课”。当时觉得,这是一位大师的谦虚之言,可在执教多年后发现,那不仅仅是她谦虚的言论,更是她对教学清醒的认识和对优秀教学不懈的追求。
而她的《语文教学谈艺录》恰恰也能体现这一点。
阅读《语文教学谈艺录》,你能看到一位语文老师对教学最执着的坚守。
她反复强调“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尊重他们学习中花费的劳动是增强主人翁意识的条件。进步了,成功了,尊重,表扬,轻而易举。可那些学习困难或长期得不到进步的学生呢?这些孩子在学习艰难之际,花费了许多劳动而未获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出现差错时,教师们仍旧不能忘记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摆正位置位置,要一如既往地尊重,要更甚以往的耐心。
也正因为如此,她提倡教师要为“学”而教。她一言道破很多教师始终陷在为“教”而“教”的怪圈里,考虑最多的是教什么。其实,比起这个,教师更应该考虑怎么教,学生才能学懂、学会;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哪些困难,怎样才能克服困难;要多多考虑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学会学习等。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
你也能在书中看到一位语文教师对语文的坚守。
面对语文教材的解读和教案设计,她没有五花八门的技巧手段,只有质朴地建议从教学目标出发吧,不要让繁杂的教学内容湮没了教学目的。教学目标要从整体出发来考虑局部,认识局部;要把握文章的个性;要研究学生的实际,更要减头绪,突出重点,化繁为简。
面对繁多的教学方法,她提倡坚守朗读法,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她直言积累是良好素质的基石,语文教学仍旧要发展学生记忆力,重视学生熟读背诵经典名篇。
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还能看到一位教师在教学上的创新与前瞻性。她始终认为,语文课程是一门方面多综合性强的课程。我们要从综合性考虑出发,树立“体”的观念,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发挥课堂教学的职能。她提倡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她也非常重视语文学习中的思维训练。她认为,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处设疑,启发学生动脑筋思考,创设辨疑、析疑的条件与气氛,鼓励创造精神。这些观念的提出都与2021年版《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不谋而合。
作为本书的搬运工,我也在搬运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与认识。教海如学海,皆无涯。教师要在传统中开拓创新,也要在学海中不断提升自我,向于漪老师学习: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