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1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当我还在纠结于单篇教学的创新时,无锡的同仁们已经跨越了更大一步,开展了项目式学习。不管是跨学科学习还是实用性文本阅读与交流任务单元的展示,都令人耳目一新,展示了语文课堂的新气象。不再拘泥于机械性地识记,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其中,开始尝试将语文知识的所学化为所用,语文“活”了起来。这也是每一个“语文人”乐见的场景。
当然,我在观看的过程中也总是爱代入其中,想象如果是我和我的学生来上这一节课可能会怎么样?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验,想象的结果并不太美好。
一方面,我始终难有打破教学进度的勇气。一个项目式学习的过程是复杂而漫长的。虽然知道教得多而快,并不一定教得好。但考试进度就像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常悬心头。别说项目式学习,有时单篇教学略微花费了时间,内心也常有种莫名的隐忧。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情大不相同,阻碍重重。我所任教的乡村学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尽管明确知道要着眼于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可架不住很多同学连第三学段的要求都很难达到,进军第四阶段实在有些勉强。
不过,尽管想象结果并不美好,可美好的境界还是值得人向往的。尤其是看到无锡语文教师们的不懈努力,看到学生们课堂上朝气蓬勃的样子,我还是想去试一试,变一变。
但囿于现实情况,我的步子只能迈小些:研读新课标和相关理论著作,尝试从单篇教学的任务群设计做起;将传统教学与创新教学相结合;进一步研究学情,发现更能撬动学生学习力的支点等等。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新课标,将它与我们的学生学情相结合,进行更为合理的个性化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
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期待我能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迎来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