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陈驰科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陈驰科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欢

    红塔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1

  • 程夏

    和桥二中

    加入时间:2023-09-25

  • 王静

    丁蜀中学

    加入时间:2023-09-25

  • 姜程杰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磊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井花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烨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畅畅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俊

    杨巷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叶子

    新芳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勤峰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羊岱婴

    桃溪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洁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莉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贞珍

    外国语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语文因“任务群”而生动——陈驰科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

作者:陈驰科  日期: 2023-02-23  点击:

    20221221日,陈驰科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通过观看直播的方式参加了无锡市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学研讨暨“无锡市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设计”课题系列展示活动。该活动精彩纷呈:有顾真艺老师呈现的《七年级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单元——“张开想象之翼,讲好想象故事”》、周丽洁老师展现的《八年级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单元:“为家乡的名建筑打call”》真实课堂,也有丁燕红、刘胜男等老师倾囊相授的精彩讲座,工作室成员们受益匪浅,心得满满。

 

重视教学实际需求,构建作文创意空间

以前的教学重视课堂教学资源。长期以来课程资源的拓展落后于学习要求的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教改落实不到实处而流于形式。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并有详细的例举,而且还指出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开发各地区的自然 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一名教师也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对这些资源有充分的了解,为作文训练构建起一个稳固的空间,注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学以致用”“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为解决他们的实际需要服务。“这在写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根据表达需要,学可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冒号、引号。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见的标点符号。“这些目标明确告诉我们学习标点符号是为了使用的需要。切忌为了学习而学习,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哪种标点符号,我们就要灵活多样运用教材,因材施教。服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另外,“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看出写作是为了交际的需要,是为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把握好写作教学的目的,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明确写作不是让学生会写或长或短或朴实或华丽的文章。

我们要坚持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敢于发表自己个性化的见解。试想,在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国中,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再是过去面目可憎的 “权威者〞,加之兴趣的激发,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不爱学吗?由爱学转为会学,会学更爱学,从而真正走到了教学中的良性循环。

(宜兴行知实验学校 姜程杰)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怎么教?

我觉得,语文教学不能只关注“阅读”,要关注“思维方法”。阅读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思维能力不提高,那么阅读的质量就会下降。思维能力包括:感知、记忆、理解、运用;语言表达。所谓“学语文得语感,写作文得语感”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阅读的过程,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外,还要培养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就是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语文运用能力。语文学科中的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都是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种过程。因此“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要多读书多写作,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不但要注重知识传授,还要注重知识之间联系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重视读写结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读写结合,读中有写,写中有读,读写互进。”老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不同的作文训练题。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等语文素养。“情感体验”就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生活现象的主观体验。语文课程应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感悟和陶冶,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在阅读教学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相应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来组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三、重视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以外的其他渠道进行的广泛的阅读。包括课堂内外,学校内或校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的各种类型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加强语言实践,培养学生语文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审美鉴赏能力。

五、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宜兴市常青外国语学校 刘芳妮)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想象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要想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就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七年级是小学和初中的衔接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处于一个转折期,此时的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可以在原来形象思维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七年级教材中有单元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像《皇帝的新装》、《天上的街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等等都是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绝好素材,教师们可以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或是课文联读等方法来培养孩子兴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宜兴行知实验学校  章莉莉)

 

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现在的语文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上,学生怎么学,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让语文学习真实有效的发生,是我下一阶段要实现的目标。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充满了创造性,给我下一个阶段的语文教学灵感,比如说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孔乙己》等,我们设计一个学习任务:学习、排练、表演话剧等,撰写并交流讨论故事梗概、人物小传、阅读心得。自己选择表演角色,撰写角色分析和表演计划。排练并表演话剧。撰写并交流演出手记和剧评。这样在特定情境中的项目学习,充满着挑战、探究、协作和问题解决,比一篇一篇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更富有创造性,更能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更能深刻地认识社会现实和国民性,更能深切地体会到文学的力量,也更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素养与文学素养。

以这个为例,希望下一个阶段,我能突破传统授课的瓶颈,争取让学生在课堂里真正发现语文的魅力,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爱上语文。

(宜兴市常青外国语学校 周丹丹)

 

关于语文教学转型的思考

观看不同的优秀教师展现的语文学习任务群实践的视频,我们能进一步看见语文教学转型的方向和未来的模样。

它以真实的情境,真正调动学生积极性。语文教学从阳春白雪走向接地气,因为与自己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更加有兴趣。某种程度上,它强化了语文的实用性功能。

另一方面,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更多地担当了一个主导者的角色,像活动的主办方隐于幕后,安排规划好流程,让学生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而这个幕后的主导者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设计合适的思维支架,托起台上的学生。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教师既要设计真实的情境,辅以恰当的支架,又能忘记语文的核心素养。

(宜兴市红塔中学 陆欢)

 

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基于大单元视野下学习的课程设计和语文探究活动,这两节任务单元课程,不论是以学生自主探究“想象故事创作指南”还是改编《夸父逐日》,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计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解决真实问题,发展探究能力。通过讲座,明白了与学生真实生活密切关联,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才是真情境;任务要彼此关联,学生在系列任务活动中能呈现思维进阶;任务之间还要有一定的逻辑,共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明白了开展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表达和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和感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理解、建构知识。使其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宜兴市湖实验学校  吴畅畅)

 

任务群教学,为课堂赋能

曾经常为文本的定点而困惑,为课堂的创意而茫然,为教学的巧思而一筹莫展,“无锡市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课题系列展示活动,激活了我的思维,激起了我的共情共鸣。

在这里,专家们与我们探讨教学创意从何而来;在这里,大师们与我们探讨文本与生活如何打通;在这里,执教老师手把手教我们课堂如何设计。鲜活生动的教学实录,觉知与行动的统一、思想和实践的串联让我探寻到了文本之虚与执行之实的逻辑路径,其架接的桥梁就是行之有效的“任务群”。

(宜兴市树人中学 许勤峰)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以群文带动教学

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坐下来认真听课。课堂上没有生气、氛围不轻松活跃,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群文阅读模式紧凑,一堂课需要阅读四到六篇文章,学生的阅读量随之增加了。学生会认真阅读文章,没有时间思考其他事情,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选择的主题通过提问结合了多篇文章,使学生能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就实现了课堂的互动效果,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这样的方法显然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达到教育的目的。

群文阅读是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开展中所运用到的重要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方式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意义重大,值得我们所有初中语文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

(宜兴市桃溪中学  羊岱婴)

 

作为教学经验不足一年的新老师,我深深地感受到,要想讲好一堂课,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中的学习,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一直以来,我都无法将知识和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对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更是一知半解。在专家老师们的示范课和讲座中学习之后,我对每个单元有了整体意识,对初中语文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各位老师对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解决真实问题,让给学生在感兴趣的语文课堂中发展探究能力。同时,任务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也使我深受启发,我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尽快适应新形势下的大单元教学背景,设计学习任务群,让学生在真实情景中充分体会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总之,在新课改中,我以后要虚心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积极参与教研活动,主动交流。使教学、教研有机结合并相互促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宜兴市树人中学 钟卓尔)

 

更多机遇     更多挑战

新课标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对是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更十一中机遇。

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以复杂问题为纽带的学科实践。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师要以复杂情境引导学生像专家一样进行复杂问题的思考行动。教师不仅要将同类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比较阅读,方法指导等烂熟于心。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逆向推敲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更合理的进行教学设计。学生呢,不仅要展示学习的成果,成果展示也不仅体现在成绩,更注重思维过程,学习过程的展示与评价。除了以前的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表达,团队的合作分工等能力的培养,给学生的个人风采展示提供更多的可能与舞台。

新课标下的课改轰轰烈烈又细水长流,理论的指导,实践的经验,在探索中改变、成长、完善。

(宜兴市树人中学 张洁)

 

近日,我有幸观摩了无锡市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学研讨暨“无锡市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课题系列展示活动,紧锣密鼓地学习之后,我对2022版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教学有了新的认知。

其中,丁燕红老师以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从确定任务单元教学主题、撰写单元教学目标、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细化课段任务与活动、坚持“教评”一致性五个方面展开讲解,实操性强,且颇有借鉴意义。她的课堂,真正地实现了让学习真实发生,学生参与积极,敢于分享,见解独到。

学习任务群教学不同于单篇课文的教学,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挑战,教师要潜心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情,变革课堂教学方式,探索实践学习任务群教学这一新模式。

(宜兴市杨巷中学 徐叶子)

 

从教走向学

——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本次初中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实施教研活动让我明确了教师和学生都要从教走向学。。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在一线教学中一定要关注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设计与实施。而一线教师也要像语文专家一样工作。教师们要研究如何确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撰写大单元学习目标、创设真实性学习情境、细化课段任务与活动、坚持“教评”一致性评价。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情境中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如何解决真问题,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真真做到让学生学!

另一方面,对于以后的考试,我也找到了一些方向。死记硬背的知识题会减少,这意味着教师平时要注重学生理解性的学习。试卷中语言情境将大量增加,这是在提醒教师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创设语文情境,平时的练习也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应用型材料和语段的增加,这要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意愿,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学生看得多了,知识面广了,表达的欲望便会增加了,而老师更要创设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

语文课堂的转变已成为不可扭转的潮流,从教走向学的课题已深入人心,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学习课程标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以及未来的主人!

(宜兴市湖实验学校  沈烨)

 

语文因“任务群”而生动

从问题驱动走向任务群驱动,不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看似小小的一步,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步。传统课堂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得精彩,而现在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学得生动。

课堂上学生因任务群的驱动,一直处于紧张而想学的状态,因“任务”的完成生发会心的微笑。他们的答案听起来是那么动人,他们的意见虽然还不够完整、系统,但有他们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些是我们作为老师看来多么喜闻乐见的事。

相信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的素养一定会在渐进的过程里不断提升,真正达成我们的大语文教学观。

(宜兴市树人中学 蒋磊)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全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面对这个新事物,多数老师感觉是很亲切的,但是也可能会有些焦虑和陌生。学习任务群,其实是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经验的提升,是对语文核心素养观念探索的一种新的形式。

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以任务来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破除它的统整性,突破完全靠单篇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为主。在实行学生任务群单元教学的时候,设计活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边倒,还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例如为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被任务所捆绑。

(宜兴市树人中学 吴俊)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定位是从知识、文本向语言实践进行转化的重要标志,将语文知识变成语文学习任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当学习内容变成了学习任务,学生便成为了学习任务的主体,他们置身于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中,能够通过完成任务获取成就感,这份成就感能够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而且能够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文字,实现知识、能力的构建,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文教学中的很多环节,都应该加强语言实践训练,单一地进行文本教学与分析,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语文学习任务群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任务群的内容,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与写作实践,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与能力,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宜兴外国语学校 赵贞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