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04-11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3-09-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宜兴桃溪中学 羊岱婴
[摘 要]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群文阅读应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原则密切相关。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群文阅读当中,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修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研究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策略,首先描述了群文阅读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初中教师越来越关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阅读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初中语文阅读呈现出被动和封闭的状态。这样的情况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读书视野,最终让学生对相似类型文章的理解能力提升缓慢。群文阅读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对课内的阅读进行了整合还同时联系了课外阅读,方便学生掌握更多阅读的方法。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特征
(一)开放性
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是开放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出自己的见解,不同的学生对于阅读知识的感悟也会有所不同,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不同的阅读材料也会让学生们有不同的看法。群文阅读将不同的单篇阅读材料进行整合归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更多的观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对自己的阅读观点进行讨论。所有人参与谈论,采用认真尊重的态度听取其他同学的看法,最后在完整理解文本的根基上达成一致看法。
(二)自主性
群文阅读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身份转换成一个引导者。在以往的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阅读材料都是单篇的阅读,没有将相同主题或者相同思想内容的文章进行有效整合和拓展,单篇的阅读材料教师教授时更加注重对于本篇材料的解读和教学,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边读边思考的方式,快速抓住文章重点,通过老师的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发现答案。
(三)探索性
与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不同,群文阅读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由于群文阅读是整合了多篇相同主题或相同思想的文章,但是不同于单篇阅读材料,群文阅读中的阅读材料是不同作者撰写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基于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会将不同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作为课堂问题准备让学生对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总结和思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发现答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们会一起思考回答。学生在阅读群文阅读材料和思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对阅读材料内容和写作方式都进行了探索探究,增强了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实施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创设阅读环境,提升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群文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最大区别在于,群文阅读教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使他们能够积极地去阅读手上的阅读材料,培养阅读的主观能动性。由于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是结合了多种的阅读材料,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全神贯注将精力集中到阅读之中来,学生阅读量增加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营造了阅读环境。同时在这样的阅读环境下,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来选择主题,将多篇文章与学生的阅读联系起来,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并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在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中,学生们都在不断思考,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这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他们共同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二)丰富阅读数量,扩大学生阅读的知识面
许多学校根据新课标编制了学生的阅读清单。由于缺乏监督机制,许多学生无法高质量地完成阅读任务,教师也无法利用课外知识开展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成绩。群文阅读需要一节课才能看到四到六篇课文。学生们增加阅读量,眼界也越来越开阔。随着时间的推移,群文阅读教学将帮助学生达到新课程规定的阅读水平。
(三)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阅读的思考力
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是单方向的知识灌输,学生坐下来认真听课。课堂上没有生气、氛围不轻松活跃,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尽如人意。但是群文阅读模式紧凑,一堂课需要阅读四到六篇文章,学生的阅读量随之增加了。学生会认真阅读文章,没有时间思考其他事情,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选择的主题通过提问结合了多篇文章,使学生能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就实现了课堂的互动效果,整个课堂变得更加生机勃勃,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这样的方法显然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好的学习效果,最后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利用群文阅读构建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合理搭配阅读的材料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特征决定了群文阅读需要将多篇不同的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汇总。群文阅读教学材料内容的选择和搭配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要满足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要求,群文阅读材料的教学质量必须得到保证,要选择能够提升教学效果,阅读内容内涵充足的阅读材料。同时,在群文阅读材料选择和搭配上要控制搭配数量,数量不能选择过多,过多的阅读材料会使学生产生阅读压力,同样也不能选择过少的阅读材料,过少的阅读材料无法使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在阅读材料类型选择搭配上也要丰富选择类型,将不同作者对同一主题不同的写作方式进行搭配和选择。
(二)深入挖掘阅读文本中的德育素材
日常的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是重要的科目,也是培养学生人格、思想的重要科目。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都是在了解学生思想以及年龄特征上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文章多蕴含有深意。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初中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文章德育素材的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正确的思想和道德品质,并将德育知识与文章讲解相结合,让学生在领悟文章思想的同时,学习文章主人公的优良品德,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中,教师在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与《朝花夕拾》中的其他文章,如《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进行联合阅读,学习鲁迅先生尊师、爱国的思想。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经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现德育目的。总之,教师要善于通过课本文章,挖掘文章中所隐藏的德育素材,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在群文阅读中重点突出文章主题的教育性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内容都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也是与初中教育立德树人的思想相一致的。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开展中,教师要重视对课文内容以及思想的深入挖掘,以课本内容为主题,重点突出文章主题的教育意义,以主题思想相似的文章作为一个组成,引导学生在阅读多篇文章的过程中探索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并且在探索中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将文章与当代影视作品结合,以影视作品作为文章的课外延伸,让学生在在课堂上和生活中都能接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
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中的《邓稼先》一文为例,此文章的主题思想是弘扬改革开放时期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可以将“科学家”、“爱国精神”等作文群文组合构建的关键词,有邓稼先先生拓展到袁隆平先生、钱学森先生等。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看与科学家、革命家有关的影视作品,如《功勋》、《觉醒年代》等,让学生从影视作品中体会科学家、革命家的爱国热情。
四、结语
群文阅读是立德树人视域下初中语文阅读课程开展中所运用到的重要教学方式。群文阅读方式的应用,能够在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和正确的思想,对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意义重大,值得所有初中语文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钱燕萍.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课程建设探究[J]. 2020(11):14.
[2] 陈雪菲. 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 语文建设, 2020(04):5.
[3] 张素艳. 如何利用群文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 甘肃教育, 2020(17):1.
[4] 袁再旭. 浅谈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初中生核心素养[J]. 2020(13):21.
[5] 胡荣焕. 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