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陈驰科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陈驰科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陆欢

    红塔中学

    加入时间:2023-04-11

  • 程夏

    和桥二中

    加入时间:2023-09-25

  • 王静

    丁蜀中学

    加入时间:2023-09-25

  • 姜程杰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磊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井花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烨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畅畅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俊

    杨巷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叶子

    新芳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勤峰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羊岱婴

    桃溪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洁

    树人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莉

    行知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贞珍

    外国语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探究基于双减的初中语文作业优化方法

作者:陈驰科  日期: 2023-02-23  点击:

宜兴市杨巷中学  徐叶子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政策旨在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从更高层面全面地规范各类型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障中小学生能够科学地、合理地发展,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成长,为社会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在此形势下,各地方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响应政策变化,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精讲精练”为主,在“双减”的同时保证教学质量,同时要转变思想,真正落实“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语文教学环节中,语文作业的设计、管理是否科学、合理,与学生的学习成效好坏高度相关。在常态化教学中,教师对作业可以进行四个不同维度的优化——目的“精准化”、设计“融合化”、布置“层次化”、检查“情境化”。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作业优化

引言:“双减”政策要求减去学生的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因此,教师只有正确把握双减政策的契机,明晓双减政策的意义,才能让“双减”政策在语文学习中发挥出它的真正价值,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双减”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它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量减而质不减”。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的方法,顺应政策的实施与时代的发展。

利用这一契机,创造性地布置语文学科的作业,扭转学生心中对语文学科作业的刻板印象,让学生能够换一个方式学习,主动学习,让语文学习真正地走进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目的-设计-布置-检查-反馈”这一过程,不断地思考、钻研教材,采用“以少胜多”的策略,找到语文学科作业在巩固陈述性知识和建立创造性思维之间的突破点,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设计多学科交融式作业,让学生在作业中发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避免长期进行重复的、机械的文字书写而导致思维固化的问题。

一、作业目的“精准化”

设计语文作业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布置作业的目的。作业目的要“精准化”,教师可以从立足文本、巩固课堂教学、训练新学技能、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发散学生思维等角度入手考虑,对应实际的课堂教学,设计适宜本堂课的目的“精准化”的作业,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学生能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教师需注意,作业目的“精准化”不代表作业目的“全面化”。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布置作业的度,让学生既能得到充分练习,又不至于有过大的压力,语文学习成绩稳步上涨,这是需要语文教师积极去探索实践的。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5课《秋天的怀念》一课后,教师可以根据立足文本、识记积累文中字词为目的,布置抄写字词、词语注释的作业。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巩固课堂教学为目的,挑选难度适中的课内阅读理解习题,让学生进行适量练习。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积极性,也能有机会训练新学的技能,两全其美。若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为目的,教师可布置对比阅读,与史铁生的散文作品《合欢树》、《我与地坛》等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拓宽视野,深入思考,体悟史铁生内心复杂的情感。设计作业时目的明确,目的“精准化”,学生才能得到有效、高效的训练,改变亦步亦趋、被牵着鼻子走的常态。

二、作业设计“融合化”

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强调“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同样的,在作业设计环节中,教师也可以把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当做切入点,融合其他学科的优势特点,博采众长。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里,学生经常机械地完成一些抄写作业。学生在写作业时不是发自内心学习,也缺少思维碰撞的火花,语文学习会变得呆板、乏味。

其实,音体美课程的教学方法与课堂表现形式值得语文教师参考与研究,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融入音体美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手段,以此为依据设计语文作业。学科“融合化”的作业形式出现后,学生将不再追求快速完成语文作业,而是会重在感受、体悟,产生对了解新知识的憧憬,愿意主动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下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前,设计预习作业时,教师可以趁节假日布置学生观看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纪录片,如:《长津湖》、《冰雪长津湖》、《1950:他们正年轻》等,直观的画面比文字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志愿军战士的精神面貌。学生在观影时记录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桥段,写出简短的影评,形成书面作业,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在影片的熏陶下,学生可以同步感受语文书本上的知识,深刻体悟志愿军战士的精神,由此提高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设计学科“融合化”的作业,能够让语文作业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也更有完成作业的欲望,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多彩,这样的语文作业才会让学习变得省时又高效,符合双减政策定义。[1]

三、作业布置“层次化”

双减政策要求为学生减负,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确保作业量适中。其次,双减政策旨在“减量不减质”,教师需着重权衡作业布置的内容。作业布置“层次化”是个好办法。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模式迁移、运用到作业布置上来。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完成基础题。高层次的学生则有所变化,他们需要在完成基础题之上,重点完成有挑战性的题目。这样一来,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都能有成就感,高层次的学生在写作业时更有征服欲,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会越来越足。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第五单元第16课《猫》一课前,教师可以分层次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去完成课本上的思考探究题,但是要明确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重点。第一层次的学生重点完成思考探究一,高层次的同学在完成思考探究一的基础上,重点完成思考探究二、三。思考探究一的表格设计以郑振铎的行文思路为基础,涉及到了对文章中三只猫的具体分析,包括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五部分内容。思考探究二、三则加大了难度,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关键段落,明确了《猫》一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三只猫亡失对郑振铎的影响最为深刻,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高层次的同学需要知晓课文的写作背景,才能理解郑振铎在本文中透露的情怀。布置“层次化”的作业既紧密联系课文,巧妙地利用了书本上的思考探究题,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训练,一举两得。

四、作业检查“情境化”

作业完成后,教师需进行作业检查,反馈学生的作业情况。以往,作业检查是教师的工作。但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形势有所变化了。既然绝大部分作业都是学生在校内完成的,那么及时有效的作业检查、批阅与情况反馈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使得作业检查“情境化”,发动学生的力量,参与到作业检查中来。教师可以预留时间,分配作业检查任务,调动广大学生的力量。组长检查、学生互查、教师面批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在教室内形成作业检查的热烈气氛。在作业完成后当场互查缺漏、纠正错误,全班同学齐参与,不仅提高了作业检查的效率,也大大加快了作业情况反馈的速度。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七上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第16课《诫子书》一课后,教师布置作业:1、抄写课文;2、背诵课文;3、完成练习册上习题。待学生完成后,作业一可由学生互查,迅速批改、订正。作业二可由组长抽背,组员互相监督。作业三由教师批阅,可以采取面批的形式,重点指导错误较多、错误较为复杂的学生,耳提面命,提高学生对语文作业的重视程度,对于低级错误屡犯的同学,教师也可以亲自进行教育,提起学生重视。[2]作业检查“情境化”的实践,会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时更专注、更认真,让学生在参与作业检查的环节时全身心投入,监督自己、督促他人,也给了教师一个快速得到作业反馈的机会。

结束语:布置作业是教师用来巩固教学的最普遍的方法之一,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但是盲目地布置作业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双减政策的出台,给学生留出了更大的自我发展空间,让学生不被低效的、无效的作业束缚,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让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回顾、反思。教师若能改变传统的语文作业模式,对作业进行四个不同维度的优化——目的“精准化”、设计“融合化”、布置“层次化”、检查“情境化”,必将对语文学科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在课堂与作业中纳入多元评价 关于日常语文教学中改进评价的实践与反思[J].黄艳.上海教育.2021(Z1)

[2]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 深入推进“双减政策”工作——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答记者问[J].山西教育(管理).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