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周晓瑜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艳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池慧灵

    中共宜兴委党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璐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云燕

    特殊教育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卢辉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路柏林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琴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小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塍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闫双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高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悦之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教学设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作者:闫双  日期: 2025-03-31  点击: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宜 兴 分 院

                   

                     

江 苏 省 宜 兴 中 等 专 业 学 校

  

 

 

 

授 课 者:     闫 双          

授教课程:    哲学与人生      

授教课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授课班级:    中专17通信     

授课时间:    2019.5.28       

授课地点:    13#109          

 

课题名称

第六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教学时数

 

 

 

《哲学与人生》(修订版)

授课类型

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能力,但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矛盾的原理部分相对抽象和概括,学生不易理解,容易混淆。本课内容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但是学生在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上还比较薄弱。

 

设计思路

教学中应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终学会用唯物辩证的矛盾观解决人生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理解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表现,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生活实例,分析说明普遍性、特殊性原理;设置探究活动,理解如何运用所学原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端正对矛盾的认识,树立正视矛盾、不怕挫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原理

教学难点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启发法、谈话法、讨论法

学法: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探究学习

教学资源

教材、图片、案例材料、课件

 

 

 

 

板书设计

 

         含义:对立统一

         

  唯物    属性:同一性、斗争性    

  辩证

的矛  

  盾观           普遍性(事事、时时)       正视矛盾、解决矛盾  

 


特征 

 

   特殊性(不同事物、不同阶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同侧面)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探究环节一

 

 

 

 

 

 

 

 

 

 

 

 

 

 

探究环节二

 

 

 

 

 

 

 

 

 

 

 

 

探究环节三

 

 

 

 

 

 

 

 

 

探究活动四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练习巩固

 

 

 

 

 

 

 

 

 

 

 

布置作业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

景秀丽的和谐的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从哲学

角度看,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的没有“矛盾”?

1它能逃避矛盾吗?有世外桃源吗?

2遇到矛盾绕着走”能绕开吗?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一、矛盾的普遍性 

议一议:我们身边存在着哪些对立着的矛盾双方?

 

多媒体展示图片:

自然界存在矛盾;

人类社会存在矛盾;

人类思维存在矛盾。

 

引导学生总结出:

1、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引导学生举例:从出生到死亡人生存在的矛盾

引导学生总结出:

2、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多媒体展示“讳疾忌医”案例

思考:曹桓公“讳疾忌医”从哲学上说犯了什么错误?面对生活中的矛盾我们应该怎么办?

 

方法论要求:

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积极地面对它,不能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

 

二、矛盾特殊性

1、  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

展示漫画人物:猜猜他是谁?

问题:大家是根据什么把他们区分开来的?

 

图片展示:荷花图片(为图赋诗)

思考:(1)三句诗分别描述了什么?

2)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哪种情形?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活动:换位思考“买卖双方”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殊性。

 

寓言故事两则“蠢驴故事”

思考:“蠢驴”的故事启发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该怎么做?

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小组讨论:
    
下面的成语或者俗语哪些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理?

 

 

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名言警句寄语

 

1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貌美;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B 、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                D 、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

 

2.“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符合唯物辨证法的下述原理(  )

A 、矛盾普遍性原理   B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C 、矛盾特殊性原理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

 

思考:1、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2、  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它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教师反馈,引入新课

 

 

 

小组合作分享交流

 

 

教师讲解

 

 

 

 

 

学生结合自身回答

 

 

学生自由合作思考,

教师总结反馈

 

 

 

 

 

 

学生积极参与猜测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结合生活场景分析

 

 

学生思考,自主归纳

教师小结

 

 

 

 

 

 

 

小组合作

教师反馈

 

 

学生回顾,自主总结

 

 

 

 

集体朗诵

 

 

 

 

 

 

 

练习巩固

 

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激趣导入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生活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抽象理论运用到具体生活

 

设置典型人物代表性特征

 

 

环环紧扣,调动学生参与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兴趣

 

设置情景引发思考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形成框架性认知

 

情感升华

 

 

 

 

 

运用练习,及时巩固重难点

 

 

 

 

 

 

 

帮助学生再次明确重难点

 

 

 

 

教学反思

 

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坚持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突破难点和重点;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但又不拘泥多媒体,有板书、讨论等;对待教材也能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