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案
执教老师: 闫 双
授教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授教课题: 第十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授课班级: 联五201计算机
授课节次: 第1-2节
授课地点: 13#401
授课课型: 理论课
课题名称 |
第十二课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
教学时数 |
2 |
授课类型 |
新授课 |
授课时间 |
2024.6.4 |
授课班级 |
联五201计算机 |
授课地点 |
13#401 |
||
学情分析 |
学生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也知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也想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但对如何建设美丽中国没有系统思考,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内涵知之甚少,对自己如何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缺少深度思考。 |
||||
内容分析 |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通过本课学习,能帮助学生理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基本要求、重要举措,提高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认同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的重要贡献,激发学生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 |
||||
设计思路 |
依据学科特性、学生发展需要及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三段五环启发式教学模式,即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拓展三段,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引)——合作学习、探究新知(明)——回归生活、引思明理(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行)——聚焦经典、升华认识(升)五个环节。 |
||||
教 学 目 标 |
政治认同:认同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法治意识: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坚决执行环节保护法律法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美好生活环境; 公共参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生态环境保护公益事业。 |
||||
教学重点 |
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建设美丽中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
||||
教学难点 |
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内涵? |
||||
重难点 突破策略 |
采用议题式教学法,小组合作中解决重点;通过乡野调研,对比分析中突破难点。 |
||||
教学 方法 |
教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 |
||||
学法:讨论法、合作式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
|||||
教学 资源 |
教材、学习强国平台资源、中国大学慕课网 |
||||
板书设计 |
|
教 学 程 序 |
||||
教学 环节 |
教 学 内 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 前 |
超星平台观看《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课前视频。 |
课前分组,学生自选组长;明确分组任务,小组分工协作。
|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做好新课授课的知识准备;布置分组任务。 |
为新课授课做好准备。 |
激趣导入 引出课题
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回归生活 引思明理
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聚焦经典 升华认识
课堂小结 提炼新知
|
播放:视频“楼兰古城消失之谜” 思考: (1)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 (2)楼兰古城消失之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议题1: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示:阅读材料 【议题描述】 1.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起有什么共同特点?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2.“人是世界的主宰”、“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界孕育产生了人类,所以人是自然界的奴隶”,以上观点对不对?理由是什么? 3.你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正确的关系应该是什么? 4.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 【小结】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的兴衰演替。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展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也积累了不少生态环境问题。
展示宜兴网红湖,介绍网红湖的来源。 过渡: (1)你喜欢90年代的张渚还是现在的张渚?为什么? (2)张渚从过去环境污染严重到现在诗意田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议题2: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播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视频 【议题描述】 观点一,“为了金山银山可以暂时牺牲绿水青山”; 观点二,“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观点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三种观点,应该如何选择?为什么?
学生分享乡村调研成果,PPT展示。 【议题描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小结】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到绿水青山即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
议题3: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议题描述】为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可以做出哪些努力? 【小结】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自觉行动。
【自学任务】阅读教材250-253,思考国家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了哪些努力? 【讲授】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心态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议题4: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播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视频。 【议题描述】中国为全球环境治理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小结】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同世界各国共同推进全球生物多样化治理,积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承担打过折恶人,展现大国担当。
播放《金句来习》 展示: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师生共同总结,学生一句话总结本课收获;教师随机抽取学生分享收获,点评、完善。 |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分享。
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分享乡村调研成果;小组合作,解决议题。
合作探究,分享交流。
结合教材内容,自主学习。
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内容,解决议题。
观看视频,聆听讲解。
分享收获。 |
播放视频,提出问题。
注重引导,反馈、小结。
展示宜兴网红湖图片,设疑。
邀请学生介绍徐舍美栖村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东龙村和美栖村的发展。
总结,提出建议,寄予希望。
设疑,布置自学任务。
播放视频,注重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引导。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升华情感。
点评、激励。
|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出课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解决教学重点。
选取学生熟悉的本地素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继续运用本土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突破教学难点的同时拓展学生视野,走出课堂,体现“大思政”理念。
知行合一,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做好相关资料补充和过程性评价,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经典语句学习,加深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
形成框架认识,增强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
课 后 |
【拓展作业】 请你想一想:结合所学专业分析,为环保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努力? 请你看一看:观看学习强国平台“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视频。 超星学习平台分享、交流。 |
拓展作业,发挥学生专业特长,解决实际问题,以行促知。 |
||
教学反思 |
1.学习成效: |
|||
2.改革创新: |
||||
3.不足与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