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教案1
一、教学基本信息 |
|||||||
授课标题 |
第4课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
授课对象 |
陶艺2451 |
授课学时 |
3 |
||||
授课地点 |
智慧教室 |
授课时间 |
2024年11月12日 |
||||
内容分析 |
第4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包括三框六目内容。第一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讲述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及其优越性。第二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讲述我国分配制度及其优越性。第三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讲述我国经济运行体制及其优越性。三框的逻辑关系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决定分配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合理有效的分配方式和经济运行方式,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 |
||||||
学情分析 |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在《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中初步学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对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已有一定认知,在日常生活学生会遇到很多经济现象,但难以将其与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在本阶段教学中应注意将学生中学时期的感性记忆转化为理性理解。 认知能力:一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论基础。教师可以结合具有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本误的知识,同时也可以采用联想法、口诀法等方式帮助学生熟记 学习特点:本学段学生正处于由感性认识转向理性认识的转化阶段,正在逐渐形成辩证思维能力,本课理论性强、内容较抽象,因此,本框教学时,对于一些理论性强、抽象度高的教学内容,需要引入鲜活的事例、数据、视频来辅助教学。 专业特性:学生入学一个月,对自己的所学习的专业已有基础认识,但职业目标不明确,需通过课程教学让他们更明确自己所学专业。 |
||||||
参考教材 |
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 基础模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教学目标 |
政治认同:了解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感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认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职业精神:认同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道理,明白建设知识性技能性和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重要性,初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和成才观; 健全人格:能够在经济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确立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致富的观念; 公共参与:意识到公民参与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法治意识:了解与经济活动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会从法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经济活动;支持国家依法保护和管理各种所有制经济;在经济活动和职业活动中遵纪守法、有序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维护法律权威; |
||||||
教学重点 |
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主要内容,理解国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主要形式及其关系,理解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了解我国分配制度的内容能识别多种分配方式的表现形式和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 了解改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的原则和举措;了解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理解二者的关系,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 |
解决措施 |
讲准理论且回归实践,可以通过分析学生比较熟悉的不同性质企业发挥的作用和实例进行作证也可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剖析我国某一重大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不同企业发挥作用的活动。 |
||||
教学难点 |
感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理解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政策的重要意义,认同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 感悟我国分配制度的优越性,认同我国分配制度认同勤劳致富创新致富的道理,弘扬劳动精神; 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认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
解决措施 |
回归职场,将本专业将来的就业工作岗位作为探讨情境,将学生在职场上可能遇到的和收入分配相关的问题作为议题,让学在主题活动中感受我国分配制度的优越性,认同我国分配制度。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 |
||||||
教学资源 |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学习强国资源库、思政教育资源库、 超星学习通平台、视频资料、案例资料等 |
||||||
教学策略 |
生动的经济生活实践体验是学生理解、认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制度自信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优势,去创造更多学生实践体验的机会。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研学校所在地知名企业,或者走访本专业对口就业企业的基本情况,感悟不同所有制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感悟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优越性。 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去调研家庭成员或本校毕业生就业后的收入途径,认同我国的分配制度,感悟分配制度的优越性,懂得通过劳动创新致的道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调研或者参与校园创业项目,初步了解市场竞争的规则,了解政府相关举措,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也可以组织学生调研专业对口企业主营商品的竞争力,并尝试提出一些增强商品竞争力的方法,初步体验职场。
|
||||||
二、教学过程 |
|||||||
(一)课前导学 |
|||||||
环节 |
课前准备 |
设计意图 |
|||||
实践 体验
|
完成课前调研任务: (1)调查吃、穿、住、行的常用商 品和服务一般由哪些所有制经济的市场 主体生产和提供。 (2)了解校企合作企业的性质和作 用。 |
1.调研身边的市场主体的所 有制经济形式,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调研校企合作企业,了解企 业类型和作用,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
(二)课中实施 |
|||||||
第一课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
总议题:“千年窑火”如何“越烧越旺”? ——从紫砂行业发展看“两个毫不动摇” |
|||||||
环节 |
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情境 导学 3分钟
|
议题导入: 实习二选一,你选哪一个? |
议学任务: 议学要求:如果陶二厂和中超利永两家公司在中职学校招聘数名实习生,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去哪家公司实习? 全班分成两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两家公司,两个小组分别制作陶二厂和中超利永的公司简介,并进行展示。 |
小组合作,完成议学任务。 |
创设情境 |
|||
议题 探学 5分钟
|
引出总议题:
|
议一议: 组织学生辨析以下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观点 1: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即公有制在所 有地方、所有产业都应该占优势。 观点 2:国有企业控制国民经济命脉,所以对于 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如水、电、地铁、银行 等就不能有非公有制经济的进入。 观点 3: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竞争关 系,此消彼长。 |
独立思考,自主回答 |
结合学情 创设议题 |
|||
活动 研学 27分钟
|
子议题1:如何理解“两个毫不动摇”?
子议题2: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提问: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角度对这些公司进行分类。 知识展示: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提问:什么是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组成部分有哪些? 知识展示: 公有制经济 (1)公有制的地位 (2)公有制的组成部分 (3)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提问:民营企业属于哪种所有制经济? 知识展示: 非公有制经济 (1)非公有制的地位 (2)非公有制的组成部分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国家如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 展示材料: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有支配地位。 提问:你知道我国的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有哪些吗? 提问:2022年中国首条民营控股高铁杭台高铁开通运营。民营经济进入我国重要行业,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吗?请阐述理由。 知识展示: 保证社会主义性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确立公有制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重要意义 2.国有企业的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4.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第一小组议学展示:陶二厂
第二小组议学展示: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小组讨论,自由回答。 |
通过组织学生分享课前调研结果,在引导学生按照性质分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容;通过分享校企合作企业的状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 |
|||
运用 测学 5分钟 |
作业要求: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走访相关企业或查阅企业信息,完成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