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周晓瑜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艳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池慧灵

    中共宜兴委党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璐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云燕

    特殊教育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卢辉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路柏林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琴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小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塍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闫双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高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悦之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教学设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作者:孙小博  日期: 2024-04-09  点击:

  案(首页)

编号:YJSD/JWC-17-08                              

 

课题序号

11

授课班级

联五23汽修、联五23数控

授课课时

2课时

授课形式

授新课

授课章节

名称

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使用教具

教材、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科学内涵、实现方式,领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意义;了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理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过程与方法目标:全面理解“一国两制”的内涵,理解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懂得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目标: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拥护党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政策;自觉维护国家统一,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教学重点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教学难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更新、补

充、删减

内容

课外作业

学生用书P1164-115

教学后记

全过程民主政治需要学生切身体验才能理解深刻,课后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并行使权力,学生学习热情高,教学效果好。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9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课前准备

学生分组分别就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搜集典型事例,派代表课上发言。组搜集资料,准备课堂分享。

新知导入

【教师】播放视频:视频:12张选民证背后的民主故事

介绍195342日,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出《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选民资格若干问题的解答》,拉开了新中国第一次人民代表选举的序幕。

探究新知

一、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教师】播放2019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上海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视频,提问:居民们在行使什么权利?你能列举政治生活中人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事例吗?

 

【学生】回归生活,感受人民民主。派小组代表分享课前搜集成果。

 

【教师】小结:1.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人民民

主是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2.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确定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政治发展道路

 

【教师】播放 2021 2 18 日《今日说法》节目《民之法典——应运而生》精彩片段,带领学生初步感受民法典的制定过程。

 结合教材第 83 页“阅读与思考”,讨论:民法典的制定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

 

【学生】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阐述各组议学讨论的结果。

 

【教师】通过刚才小组的发言发现,在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编纂民法典本身是依法治国的体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是党的领导的体现。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通过民法总则和审议民法典草案,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民法典,这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同时也体现了依法治国。在民法典草案编纂过程中,公开征求意见和两会期间根据各方面意见不断修改,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提问:为什么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探究新知

【教师】点评学生观点,总结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要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第 84 页“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进一步领悟“三统一”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要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各领域全过程,依法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始终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法治力量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问:作为中职学生,我们有哪些方式能够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学生】学生分享和讨论观点,说明理由。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每组安排一名代表阐述各组议学讨论的结果。

 

【教师】1.例举中学生(身边的同龄人)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案例。 2.作为中职学生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可以通过电话、信件、新闻媒体等多种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给人大、政府提建议,与市长对话等。

 

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坚持和晚上“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

 

【教师】播放《七子之歌》音频,呈现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时的经典图片,提问:香港和澳门是在什么方针下回归祖国的?回归后为什么能取得巨大的发展成就?

 

【学生】查阅资料,回答问题。

 

【教师】“一国两制”构想首先成功地运用于解决香港、澳门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走上了同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宽广道路,“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教师】播放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视频片段。

 

【学生】观看并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是在什么方针的指导下立法的?针对的是什么现实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目的?

 

【教师】紧密联系香港社会发展实际,引用权威的案例和统计数据,帮助学生理解认同“爱国者治港”。

 

【学生】阅读书本P87相关链接,了解“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过程。

 

【教师】结合“九二共识”的形成,介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讲解“九二共识”的内容和意义。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生】学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探讨问题:歌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怎样的关系?分小组讨论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小组观点。

 

【教师】这些歌曲反映了我国各民族之间亲如一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四个共同”)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

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三个离不开”)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

根本保证。

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小结本课内容,查漏补缺。

布置作业

1.2019 9 月,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665个模范集体、812 个模范个人受到表彰。

●查阅资料,了解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在促进民族

团结进步方面作出的贡献。

●说一说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2.学生用书P1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