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周晓瑜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艳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池慧灵

    中共宜兴委党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璐佳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云燕

    特殊教育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卢辉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路柏林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琴芬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小博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塍勤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闫双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高峰

    陶都中专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钟悦之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工作室公告

【建设规划】宜兴市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

作者:周晓瑜  日期: 2023-02-13  点击:

 

宜兴市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建设规划

2022-2023

 

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723号,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依据宜兴市教育局《宜兴市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意见》(宜教人〔20164号)精神,结合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工作室队伍高质量发展,发挥名师的辐射、引领、示范作用,特制订宜兴市周晓瑜思政名师工作室未来三年后期建设工作规划。

一、总体思路

本工作室将认真履行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职责,工作室将通过“调整团队——搭建平台——立足课堂——研究课题——探讨交流——提炼成果——展示推广——示范引领”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名师优质资源,通过课题研究、教学竞赛、论文研讨、服务学生及开展各类培训和教学教研活动,真正把本工作室建设成为区域及联合学院内思政专业优秀教师的集聚地、未来名师的孵化地、教学教育良方的生产地、教学经验成果的共创共享地、师德正气的激发地,最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就一批职业教育骨干教师。

二、工作目标

1)科学制定成长目标。工作室将发挥名师平台作用,领衔人做好引领、指导工作,对已经培养成熟的成员,独立出去设立自己的团队,吸收新成员参加到团队中来,科学地制定团队成员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分析优势找准目标进行专项培养。针对每个成员的特长,对成员实施现场指导、专题指导。定期有计划地请职教专家、企业工程师来校开设讲座。成员通过聆听思考、交流心得、撰写论文逐步提高自身理联系实际水平,促进每个成员的提高。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选送团队参加各级别的学术讲座、研修班以及外地参观考察等活动。工作室力争在未来三年内培养成员职称晋升3人,骨干晋升3人。

2)提升课程思政服务能力。通过“压担子,搭平台”等方式,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参与或主持思政课程发展、课程资源建设工作,提升工作室成员在教学比赛、课题研究方面能力,力争未来三年建设市级以上精品思政课程资源库2项、课程思政优秀项目1项、省市教学大赛获奖1项以上。

3)提升教学研究能力。工作室将围绕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专题研究,承担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每位团队成员三年内至少主持1项市级及以上课题,力争形成“人人有课题,个个有抓手”的研究格局。团队合力形成一批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引领作用、产生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引导工作成员积极参加各类教学大赛,工作室成员三年内本人应在市级以上课堂教学大赛、教学基本功比赛等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以上荣誉。

4)提升工作室社会服务能力。工作室依托江苏联合学院学指委集体备课组召集单位等平台,做好示范、辐射、帮扶工作,开展示范教学、专题讲座等活动,积极建设高品质职业教育。围绕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等开展深入研究,为学校教学改革和联合学院思政课程和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力争每位团队成员每年开设校外市级公开课1次,公开讲座1次,校外指导交流1次,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职业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三、工作室建设主要举措

未来三年,工作室领衔人以工作室台建设方案为依据,分别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创新团队成员培养方式方法,运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学习资源,采取师徒传承和合作研发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工作室成员围绕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学生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协同研修等内容开展培养,具体举措如下。

1)工作室团队精神建设。工作室领衔人有献身教育的热情,继续申报省级课题研究,发表省级以上文章,在省市内开展专题讲座等活动,指导和引导工作室研究人员制定共同目标,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工作室研究人员有强烈的进取心,积极参与工作室各项研修活动。工作室成员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教育事业,敬业修德,关心学生,潜心教书育人,乐于奉献,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学生的引路人。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搭建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建设学习共同体,共同的价值观,不断进取,互帮互学,共同研究,共同成长。

2)工作室常规建设措施。进一步细化工作室规章制度,明确工作室成员工作职责、义务和权利。制订考评与奖励制度,加强管理和考核。制定工作室年度发展规划、学期工作计划;工作室成员制定个人成长规划,且目标明确,内容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建立工作室研究成员个人成长档案,档案应包括团队成员基本情况、教科研活动记录,课题立项、研修过程性文件,研修物化成果,项目宣传、展示、经验总结、媒体报道等文件,要对研修活动开展阶段性自评,并撰写年度总结报告报学校,及时收集归档、存档,为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依据。

3)工作室网络建设措施。进一步优化工作室网站,申请工作室公众微信号(承云思政工作室),开辟相关专栏,内容丰富,不断宣传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成果和国内外最新的职业教育教改成果,做到专人管理,每个月有更新,能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经验,在省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工作室建设主要保障

1)条件保障。学校及自动化工程系为本工作室配置独立的工作与研究场所,配备相应的办公条件、基础设施设备及实验实训平台,学校对工作室开展的项目研发、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给予指导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

2)经费保障。名师工作室在市级财政支持项目建设的基础上,学校按照“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工作室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工作的师资培养培训、课题研究、资源开发、项目研发、企业实践等。工作室严格按照宜兴市和学校出台的有关项目经费管理使用规定科学、规范、合理使用。

3)效应保障。凡属工作室研修成果如论文、教材、专利、标准、媒体刊载、技术资料和成果鉴定资料等,在发表、出版、展示、汇报时应注明宜兴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周晓瑜思政思政工作室)资助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