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联合研修
2024年9月21日,无锡市高中物理潘华君名师工作室集体参加了广东省高中物理教研员岗位研修暨省名师工作室、省学科基地联合研修活动。
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做了一场题为《AIGC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讲座。闫寒冰教授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利用“RICDO”五个关键词带领大家深层次挖掘人工智能在大模型中如何使用。AIGC技术不仅能够辅助教师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质量,还可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学习体验。AIGC技术不仅能在本学科领域进行教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下午,苏州太仓高级中学名教师任虎虎老师开设了一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示范课。任老师的课在情景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思考讨论中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过后,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彭宪流老师进行了课题点评,彭老师指出任老师的课以“情境—问题—猜想—建模—分析—论证—迁移”为主线,体现了“玩-研-创”的教学理念。
最后,常熟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博士周佳老师做了题为《指向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的物理教学实践探索》的讲座。周老师通过结合教材课例、高考真题展示了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论证能力。周老师深入研读了国外关于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的相关文献,并在讲座中采用了朴实的语言对不同模型进行了阐述,对不同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陈益老师研修感悟
今天听了任虎虎老师的课例《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任老师创设情境,启发创新思维,课程中运用了多媒体工具,如动画和视频,直观展示了圆周运动的动态特征。这种视觉化的教学手段使得复杂的物理现象变得易于理解。学生们观察结构,探究规律,角色扮演,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总的来说,任虎虎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让我对圆周运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这种课堂氛围和教学理念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周佳老师的《指向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的物理教学实践探索》,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科学论证能力要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有效地将物理知识与科学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作为一名教师,我希望能在自己的课堂中更好地融入这些理念,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燕老师学习感悟
9.21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闫寒冰教授给我们做了一场题为《AIGC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精彩讲座。闫教授指出,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教学、教研、科研的常态,随后闫教授详细阐述了数智赋能学习场域的三组关系之一:AIGC赋能教师,她通过多个生动的教学教学案例,利用“RICDO”五个关键词带领我们深层次挖掘人工智能在大模型中如何使用,充分利用AIGC的技术优势,通过跨学科、跨域合作,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
下午,任虎虎老师上了一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示范课,任老师通过丰富的实例,利用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式教学,整节课在情境活动中激发兴趣,思考问题,在思考讨论中发展科学思维,对物理规律的探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彭宪流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并指出任老师的课体现了“玩-研-创”的教学理念,高度肯定了本节课所带来的价值意义。
最后周佳老师的《指向科学论证能力培养的物理教学实践探索》,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内容丰富,见解深刻。为期一天的培训,让我收获颇丰,鞭笞自己能够把今天所学的很好的应用到日常教学、教研中去,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
钱俊琦老师研修感悟
今天通过潘华君名师工作室活动,有幸学习了闫寒冰教授讲座《AIGC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我深感震撼和启发,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看到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在未来教育中的巨大潜力。
讲座中提到的AIGC技术让我看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通过AIGC技术,我们可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学习体验。同时,AIGC技术还能辅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这种技术的出现,无疑将为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让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多元性和综合性。传统的单一学科教学往往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则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认为这次讲座不仅让我对AIGC技术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积极拥抱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丁蜀高中周国峰老师研修感悟
在聆听了《AIGC 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讲座后,我深受启发。
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中的巨大潜力。AIGC 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打破学科界限,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 AIGC,学生可以接触到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同时,AIGC 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教学支持。教师可以利用 AIGC 生成的教学材料,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课程,提高教学效果。此外,AIGC 还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总之,这场讲座让我对 AIGC 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相信,在未来的教育中,AIGC 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和教师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 AIGC,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