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华君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华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益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邓泓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胜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铭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俊琦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科佼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红琴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敏峰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颖超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春芳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燕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国峰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锋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高中物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陈益  日期: 2024-04-07  点击:
高中物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摘要】物理属于一门严谨、公理化逻辑体系的学科,因此,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才能较好地学习以及掌握物理知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而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物理基本概念、规律学习、模型建立以及知识运用等,使得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逐渐养成严密的思维,基于此,此文章根据实践教学经验,探析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分析
逻辑思维能力是教师在教学中培养以及开发高中学生潜力以及智力的关键,按照逻辑思维发展的阶段进行分析,逻辑思维处于最后的发展阶段,由此可知,教师培养学习的思维能力是一项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方面帮助学生在严密的思维能力下较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另一方面促进学生生理以及心理的健康发展,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优化物理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积极开展课文活动,学生需要在不受到固定思维以及思考模式的束缚中才能打开自己的思路,通过参与物理相关的活动,感受物理知识的魅力,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多角度思考;其次,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1],在演绎的方法中帮助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的系统;最后教师通过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目的性,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实践中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授时间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本节知识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因此,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的教学方法,先组织学生通过实践的方法,自行的感受以及进行的操作,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践的方式中摸索以及总结时间与位移之间所具有的关系,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结论进行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扩展思维能力的空间,同时,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能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

二、整合高中物理教材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规定实施教学活动,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对物理教材加工、改造,从而突出物理的结构,强调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第一,进一步优化当前高中物理的整体知识机构以及和逻辑系统,从而把物理教学中的各个部分的知识实现有效地衔接,例如对力学、光学、电磁学以及热学等各个部分中的子结构以及子系统进行分析,然后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二,知识实验内容的教学指导,它作为物理知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实验这部分知识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例如学生在学习匀速直线的运动时,其中就设计到研究小车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变化规律这个实验,学生根据实验的基本步骤进行操作,然后通过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分析而得到结论,教师对学生整个过程进行指导,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完成实验,尽管学生所得出的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教师要将重点放在观察学生出错的步骤,同时分析原因,然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纠正;第三,重视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学会在严密的思维中研究物理知识,因此,教师对实验知识的教学需要放在具体物理的实验的设计方面[3],从而达到提升学生逻辑能力的目的。
三、物理例题与习题搭配的策略
在物理教材中,例题以及习题是构成完整教材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可以把教材中基本的例题作为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通过例题的讲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扩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例题:某班同学需要进行每周一次的调换座位,当一位同学用力朝着斜向上的方向拉力而拖动桌子进行水平地面的匀速运动时,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拉力水平的分力与桌子经受的合力是相等的
B.拉力竖直的分力比桌子承受的重力较小
C.拉力和摩擦力之间的合力与重力是相等的
D.拉力和重力间的合力方向沿着水平的方向
分析:本题中主要是考查合力中的共点力的平衡知识点,由于学生在移动桌子中,所做的是匀速直线的运动,所以受到的是平衡力,因此,合力为零,而在拉力方向中,分力不是零,A选项错误;由于拉力处于水平方向上,其中的分力和摩擦力之间是平衡,所以,在地面上对桌子支持的力也不是为零,因此,B选项正确;又因为拉力、摩擦力之间的合力等于支持力和重力的合力,C选项错误;根据题意,由于拉力的方向以及大小未明确,从而无法确定其中的重力和拉力方向,故D选项错误,通过分析可知本题的答案为B。
教师在解答例题时,可以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其中例题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知识点,从而实现物理相关知识点之间串联起来的目标,这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的网络,有利于学生在解答物理问题中不断地扩展思维[4],促进学生逻辑能力的提升;当教师讲解完例题时,可以搭配对应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这一方面便于教师及时检查学生是否真正地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其他的解答技巧,这也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结束语:
    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物理指知识点,然后通过有效的途径在传输知识点的同时又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根据教学实践,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中是否提升了逻辑能力,然后找出适合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使得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思维能力提升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于焕庆,黄艳.有关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7(20):57.
[2]朱东.浅谈如何让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J].才智,2014,06(05):172.
[3]蔡文艺.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J].西部素质教育,2015,10(25):98.
[4]翟小铭,郭玉英,陈颖.中学物理核心能力要求的百年沿革与展望——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目标文本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5,09(01):5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