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潘华君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潘华君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益

    官林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邓泓

    宜兴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胜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铭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俊琦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科佼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红琴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敏峰

    和桥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颖超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春芳

    宜兴一中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燕

    阳羡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国峰

    丁蜀高级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锋

    张渚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作者:钱俊琦  日期: 2023-02-16  点击:

关于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的一点思考

 摘要:高中是学生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时期,学生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也就是高考。物理这一门学科,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个学习的难点,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过于枯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在教学高中物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一些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高中物理;任务驱动型;策略探究

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以传授知识为主,再通过建立任务的方式辅助教学,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将原本传统地教师讲解式教学模式变成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与之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进行学习相比,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且通过任务驱动型进行教学,能够锻炼学生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每个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本文会对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和看法。

一、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激发物理探究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地教师,学生有了物理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和课外才能主动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高中的物理教学比较的枯燥和乏味,而且由于物理知识本身的特殊性质,存在许多枯燥的知识点和公式,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通过对传统方法的改进,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在《牛顿定律》这一章节的教学中,由于牛顿定律存在许多的理论知识和公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并不能帮助学生进行牛顿定律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方式进行牛顿定律的教学,在教学初期,教师可以通过牛顿的物理小知识为引导,将牛顿定律的相关知识引出来,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任务设计,让学生逐渐学习和了解牛顿定律的相关知识,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为学生增加一定的成就感,让学生有一个继续学习下去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需要抛出问题,提出任务既可,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增加了学习的开放性,给予了学生极大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有利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整合生活引领探究

高中的物理知识大多数都比较的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物理的知识和生活中的一些情景相结合,减少学生在学习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的时候遇到的困难,同时,通过生活情景与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的结合,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出发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与生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内的学习过程中。同时,通过对学生生活进行任务设计,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

例如,教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章课程的时候,可以将课本中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在通过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进行设计,让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如,在探讨“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的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以高铁举例,让学生去分析高铁在加速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高铁的速度的变化情况的什么样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去了解和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去寻找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还有类似的运动模式,同时去寻找一些相反的例子,让学生找到两者的不同之处,并且学会区分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学习“杠杆原理”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拿一些听装的可乐和一些啤酒瓶到课堂中,首先让学生通过双手去打开可乐和啤酒瓶,学生在开启这两种饮料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听装的可乐比较容易打开,而瓶装的啤酒通过双手很难将其打开,然后让学生去观察这两种饮料之间的区别,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就会发现,听装可乐在它的开口的地方,有一个运用杠杆原理的拉环,通过拉环与瓶口的作用,就可以很轻松地打开听装的可乐,但是啤酒的瓶口没有这样的一个装置,在打开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的吃力,甚至是打不开啤酒的瓶子。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引入杠杆原理的相关知识,并且让学生对杠杆原理和一些生活中的杠杆装置进行分析,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知识点。

三、设计不同驱动任务,促进全体学生进步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因为学生的基础都不一样,在学习物理的过程很容易出现差异化,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可能得心应手,能够接收教师讲解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加以运用和转化,让这些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但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基础的问题,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比较的困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有教无类,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学习好物理的知识,为学生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设计一些简单的任务,帮助基础知识较差的学习进行学习,可以是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知识运用,通过一些简单的题目练习,让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学习和巩固。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引导”的方式进行任务的设计,因为这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教师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减少自己的存在感,将自己作为一个引导人的角色,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对机械能量守恒定律做一个特展,将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或者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加入任务的设计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对任务的原理进行一个探究,对现有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特点,让其从能量守恒的角度、从能量转化的角度、从能量转移的角度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但有些具有拓展性的知识可以先不说,让学生自行分析,去探究折现拓展性的知识;对于物理学习基础非常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开放”的形式进行任务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任务材料,让学生自行完成探究学习的全部过程,甚至可以让这一部分学生加入前两部分的任务设计过程中,并且教师要鼓励这部分学生进行大胆的创新,锻炼其创新创造的能力。

总之,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其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能获得极大的自由,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循环中解放了出来,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是也存在许多的缺点,对于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起到特别良好的效果,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去完善任务驱动型教学方法,让其更加适合学生进行物理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曹伟.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4:47.

[2]张东姗.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20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