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的思考
徐颖超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相互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这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那么我们如何才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呢?在不涉及弹性势能时,机械能守恒只是重力势能与动能的相互转化,系统增加(或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减少(或增加)的动能。要用实验验证这一关系,需测出运动过程中物体系统内各物体的高度变化,从而计算系统重力势能的变化量,这可以用刻度尺测量。需要测出系统中各物体的初、末速度,从而计算系统动能的变化量,这可以用打点计时器测量。
一、利用打点计时器进行验证的步骤:
1、按右图所示,把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铁架台上,用导线把打点记时器与交流电源连好。
2、用手握着纸带上端并让纸带保持竖直,让重物静止地靠近打点计时器。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断开电源。(提示:先开电源,再放纸带)
4、更换纸带,重复实验
5、在打好点的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在起始点标上0,随后选取计数点1、2、3……用刻度尺测出对应高度h1、h2、h3……(提示: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
6、应用公式计算各点对应的速度v1、v2、v3……(关于中间时刻速度的计算)
7、计算各点相对于起点O的势能减少量mghn和动能的增加量 进行比较。
8、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二、实验误差的一些思考
实验中容易出现的误差,主要集中在于无法保证纸带完全静止释放、无法保证打点计时器打开后释放纸带前打的点都集中于一点、无法目测确定初始点。那么是否有其他办法减小这方面带来的误差呢?经过实验及探讨,主要集中于这两个方法:
1、 由于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那么第一点与第二点之间的距离应该是h==1.96mm。这时候我们尽量选择两点间点迹约为1.96mm的以确定初始点。这种纸带的取法是以
去验证实验。运用这种验证方法的弊端也很明显,重物虽然是自由落体运动,但是下落过程中一定受到空气阻力作用,以至于加速度达不到g。从读数角度考虑,1.96mm数值较小,以普通刻度尺去测量很难把握。
2、 不考虑起始点在哪,而是选择纸带上较清楚的点迹,选择其中的两点来计算。这种方法可以绕过起始点,以去验证实验。这种方法在有关验证机械能守恒实验的题目中较常见,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也是存在较大误差。首先这种方法相对于第一种,由于不去确定初始点,无法解决手提纸带的不稳定性,如果初始两点间距较大,则误差较大。其次,在验证中我们要计算两个速度值,在读数阶段就会出现两次读数误差,影响实验。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验证机械能守恒这个实验主要误差来至于起始点的选取,如果能够保证纸带静止竖直下落,那么实验总体来说应该是成功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办到呢?我们可以使用夹子夹住纸带的上端,待开始打点后再松开夹子释放纸带,这样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迹就清晰可见,这时候不管是否回避初始点都能较大程度上减小实验出错。
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验证物理定律,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所以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我们除了要教会学生实验过程和误差分析,还要引导学生探讨误差来源,分析误差成因,探究改进方式,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