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拒绝诱惑(嵇旭明)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8  点击:
拒绝诱惑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诱惑类型(如网络、零食、拖延等),理解即时满足与长期后果的关系。  
2. 情感目标:觉察自己被诱惑时的矛盾心理,减少因屈服诱惑产生的羞愧感。  
3.行为目标:学会"STOP法则""10分钟延迟法"等3种拒绝诱惑的技巧,并完成个人"防诱计划"。  
二、教学准备
材料:  
情景卡片(如"朋友邀你熬夜打游戏,明天要考试")、"诱惑黑洞"涂鸦纸、意志力实验视频(如"棉花糖实验"动画版)。  
道具:巧克力/小玩具(用于情景模拟)。  
环境:教室留出活动空间,便于角色扮演。  
三、教学流程
1. 暖身活动:诱惑大侦探(5分钟)
游戏:教师快速展示图片(游戏界面、短视频APP、零食等),学生用"手指比✓×"判断是否算诱惑,并简单说明理由。  
过渡提问:"为什么有些东西明知不该做,却很难忍住?"  
2. 认识诱惑的"两面性"(10分钟)
小组讨论:  
  - 每组抽取一张"诱惑卡"(如吃零食、刷手机、抄作业等),讨论:  
    - ① 它的短期好处是什么?  
    - ② 长期可能带来什么问题?  
  - 教师用"蚂蚁VS蝈蝈"寓言总结"即时快乐VS长远收益"。  
科学小知识:播放《棉花糖实验》片段,讲解大脑前额叶与自控力的关系。  
3. 实战演练:拒绝诱惑的三把钥匙(15分钟)
方法学习:  
 ① STOP法则:  
  Stop(停)- Think(想后果)——Options(找替代)- Plan(行动)。  
  ② 10分钟延迟法:"特别想做某事时,先等待10分钟,往往冲动会减弱。"  
  ③ 环境隔离法:如写作业时把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  
角色扮演:  
  两人一组,A扮演"诱惑者"(如"再玩一局游戏吧!"),B用上述方法拒绝,轮流体验。  
4. 制作"防诱盾牌"(12分钟)
个人活动:  
 发放盾形模板,学生分区域填写:  
我的最大诱惑:______  
我的应对策略:______(如用STOP法则)  
我的成功案例:回忆一次拒绝诱惑的经历(如忍住没买零食)。  
小组展示:自愿分享盾牌内容,教师强调"进步而非完美"。  
5. 总结与升华(3分钟)
教师结语:  "诱惑像冰淇淋,吃多了会肚子疼。学会拒绝,是为了把‘甜’留给更重要的时刻。"  
课后任务:  
记录一周内用课堂方法成功拒绝诱惑的次数,用贴纸在班级"意志力树"上打卡。  
四、注意事项
1. 避免说教:通过活动和案例引导学生自我觉察,而非直接批评常见诱惑(如游戏)。  
2.正向强化:对学生的策略给予具体表扬(如"你用的10分钟延迟法很科学!")。  
3. 差异化处理:对自控力较弱的学生,可私下建议"微小目标"(如先坚持5分钟)。  
五、延伸资源: 绘本推:《再见,暴脾气小怪兽》(中国·陈俊红)。  
家庭互动:发送"家长指南",建议与孩子共同制定"家庭无手机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