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锚定成长坐标,拥抱真实自我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7 点击:
次
锚定成长坐标,拥抱真实自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认识自我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多个维度,掌握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方法,清晰区分优点与不足。
(二)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接纳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培养乐观的自我态度,提升自我认同感,克服因自我认知偏差产生的自卑或自负心理。
(三)行为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定期反思自我,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实际行动改善自我,逐步塑造更优秀的自己。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理解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对自我认知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自我评价和获取他人反馈的技巧,形成对自己客观的认知。
(二)教学难点
1. 纠正学生可能存在的自我认知偏差,如过度自卑或自负,培养积极、客观的自我认知习惯。
2. 让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长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自我认知。
三、教学方法
1. 游戏体验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初步认识自我,激发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法:剖析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深化对自我认知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碰撞,拓宽自我认知的视野。
4. 情景模拟法: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模拟情景中实践自我认知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与自我认知相关的故事、案例,制作成生动的PPT或小视频。
2. 准备“自画像”“优点大轰炸”“情景模拟道具”等教学道具。
3. 设计“自我认知评价表”“自我提升行动计划表”。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开场,导入主题(5分钟)
1. 游戏:我的自画像
教师为每位学生发放一张A4纸和彩笔,要求学生在5分钟内,用图画和文字描绘自己的外貌、性格、爱好等特点。学生完成后,随机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的自画像,并向大家介绍自己。通过这个游戏,引导学生初步关注自我,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正确认识自我。
(二)故事启迪,认识维度(10分钟)
1. 故事分享
教师借助PPT或播放小视频,讲述《小马过河》的故事。故事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马在面对过河问题时,为什么会感到困惑?老牛和松鼠对小马的建议为什么不同?小马最后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关于认识自我的哪些启示?
2. 多维讲解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上述问题,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出认识自我的三个维度:生理自我(如外貌、身高、体能等)、心理自我(如性格、情绪、兴趣、价值观等)、社会自我(如在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通过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自我认知的内涵。
(三)互动体验,自我评价(15分钟)
1. 优点大轰炸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 - 8人。每组学生围坐成一圈,每人轮流坐在圈子中间,其他组员依次说出他的优点。为了让评价更加具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学习、品德、才艺、性格等方面进行描述,例如“你数学解题能力很强,思路清晰”“你很善良,经常帮助同学”。每位同学在听完他人对自己的夸赞后,分享自己的感受,并思考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些优点。
2. 反思不足
在“优点大轰炸”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讨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改进。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形成全面、客观的自我评价。
(四)情景模拟,他人评价(10分钟)
1. 情景设置
教师通过PPT展示三个情景:情景一,课堂上,老师对小明积极发言但回答错误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情景二,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时,组员对小红总是迟到且不积极参与的行为提出意见。情景三,运动会上,同学对小辉在比赛中努力拼搏的精神给予赞扬。
2. 角色扮演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要求扮演接受评价的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评价,思考评价是否客观合理;扮演评价者的学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和语气。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情景中他人评价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接受评价者的反应是否恰当。通过情景模拟和讨论,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一步完善自我认知。
(五)方法总结,规划行动(5分钟)
1. 方法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如定期进行自我反思、积极与他人交流、客观对待他人评价等。同时,提醒学生要避免自我认知偏差,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要过分自卑。
2. 计划制定
发放“自我提升行动计划表”,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对自我的认识,制定一份短期的自我提升计划。计划内容包括自己想要改进的方面、具体的行动措施以及预期的目标。学生完成计划制定后,自愿上台分享,教师给予肯定和建议。
(六)总结升华,强化认知(5分钟)
1.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强调正确认识自我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持续运用所学方法,不断探索和认识自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2. 温馨寄语
教师向学生送上一段温馨的寄语,如“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准方向,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希望同学们都能拥抱真实的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
六、教学延伸
1. 开展“自我认知成长记录”活动:让学生每周记录自己的优点、不足以及在自我提升方面的努力和进步。通过持续记录,帮助学生跟踪自己的成长轨迹,不断调整自我认知和提升计划。
2. 组织家长参与:通过家长会或家长群,向家长宣传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认知。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客观的评价和积极的引导,形成家校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