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美玲)点亮自信,向阳生长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7 点击:
次
“点亮自信,向阳生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能准确理解自信的内涵,认识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明晰自信与自负、自卑的区别。
2.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内心的自信,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让学生感受自信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
3. 行为目标: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和提升自信,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展现自信风采,主动迎接挑战。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自信,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挖掘自身优势,掌握建立自信的实用方法。
2. 难点: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纠正自负倾向,形成稳定且积极的自我认知,将自信内化为长期的心理品质。
三、教学方法
游戏体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榜样示范法
四、教学准备
1. 收集与自信相关的故事、案例、视频,如尼克·胡哲的励志演讲、运动员夺冠瞬间等,精心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优点大轰炸”“我能行挑战”等游戏道具,如卡片、眼罩、任务卡片。
3. 设计“自信成长记录卡”“自信自我评价量表”。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开场,引入主题(5分钟)
1. 游戏:昂首挺胸大比拼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 - 6人。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在教室中指定区域行走,要求抬头、挺胸、步伐稳健,同时面带微笑。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观察,评选出走路最有自信风采的同学。游戏结束后,邀请表现出色的同学分享走路时的内心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自信。
(二)故事启迪,认识自信(10分钟)
1. 故事分享
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尼克·胡哲的励志演讲视频片段,或讲述他的故事。尼克·胡哲生来没有四肢,却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克服重重困难,成为全球知名的励志演说家,激励无数人勇敢追求梦想。
2. 思考讨论
播放或讲述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尼克·胡哲在面对巨大身体缺陷时,是什么支撑他取得成功?从他的经历中,你对自信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假如你处于尼克·胡哲的处境,你会如何做?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后,教师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解自信是一种相信自己、不畏困难、勇于追求目标的积极心态。
(三)互动体验,挖掘优势(15分钟)
1. 优点大轰炸
学生分组围坐,每人轮流坐在小组中间。其他小组成员依次说出他的优点,可以从学习、品德、才艺、性格等多个方面进行描述。例如,“你画画特别好,色彩搭配很有创意”“你很热心,经常主动帮助同学”。发言过程中,教师引导大家真诚、具体地表达。每位同学在听完他人对自己优点的夸赞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2. 我有闪光点
每位同学在“优点记录卡”上,写下自己尚未被他人提及,但自己认为的优点或特长。之后,自愿上台朗读并展示自己的记录卡,与全班同学分享。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优势,增强自我认同感。
(四)情景剖析,掌握方法(10分钟)
1. 情景展示
教师通过PPT展示三个情景:情景一,学校组织演讲比赛,明明很想参加,但担心自己讲不好被同学笑话,最终放弃报名。情景二,莉莉考试取得好成绩后,到处炫耀,贬低其他同学,渐渐失去了朋友。情景三,在一次小组讨论中,亮亮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想法存在不足,但他虚心接受大家的建议,不断完善方案。
2. 分析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情景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情景中的主人公表现出怎样的心态?这种心态带来了什么结果?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建立自信和避免自负、自卑的方法,如勇于尝试新事物、正确对待失败与成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等。
(五)挑战实践,增强自信(5分钟)
1. 我能行挑战
教师准备一些难度适中的挑战任务,如蒙眼拼图、快速记忆单词、即兴演讲等,让学生自愿选择挑战项目。挑战前,让学生大声说出“我能行”,为自己加油打气。挑战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给予鼓励和支持。挑战结束后,无论成功与否,都邀请学生分享挑战时的感受和收获,强化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六)总结升华,持续行动(5分钟)
1. 课堂总结
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自信的含义、重要性以及建立自信的方法。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不断发现自己的优点,勇敢迎接挑战,逐步提升自信。
2. 制定计划
发放“自信成长记录卡”,让学生制定短期的自信提升计划,如每天对自己微笑并说一句鼓励的话、主动参与课堂发言等。学生完成计划制定后,自愿上台分享,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教学延伸
1. 设立“自信之星”评选:在班级内设立“自信之星”评选活动,每周评选一次。根据学生在课堂表现、日常行为中的自信程度进行评选,对当选的“自信之星”进行表彰,在班级荣誉栏展示其照片和事迹,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2. 开展家庭自信养成活动:通过家长会或家长群,向家长介绍培养孩子自信的方法和重要性,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孩子创造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定期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自信表现,形成家校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