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坚持》
作者:朱云萍 日期:
2025-04-07 点击:
次
《我能坚持》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坚持的重要性,明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持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掌握一些克服困难、坚持做某事的方法和策略,如设定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自我激励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故事、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坚持的过程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坚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
让学生体验到坚持成功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树立坚持的意识。
教会学生一些克服困难、坚持做某事的具体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将所学的坚持方法和策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和提升坚持性。
三、教学准备
1. 收集与坚持相关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 准备一些小奖品,如书签、奖章等,用于奖励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
3. 安排教室空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活动场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播放一段马拉松运动员赛跑的视频片段(大约1 - 2分钟),视频中展示运动员们克服疲劳、顽强拼搏、不断坚持,最终冲向终点的场景。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对这些马拉松运动员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能坚持。
(二)认识坚持(10分钟)
1. 讲述故事《坚持的力量》: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工人在砌墙。有人走过去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没好气地说:“你没看见吗?我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抬头看了一眼,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工人则满怀激情地说:“我在建设一座美丽的城市。”多年后,第一个工人仍然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为了工地的主管,而第三个工人成为了城市的规划师。从这个故事中,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工人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差别?引发学生对坚持的思考。
2. 结合故事,讲解坚持的内涵:坚持就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始终保持努力和不屈的精神,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强调坚持在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三)坚持的重要性(15分钟)
1. 案例分析
展示几个名人或身边人的成功案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马云创业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进一步体会坚持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每组4 - 6人,讨论结束后,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坚持重要性的认识。
2. 生活中的坚持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有哪些需要坚持的事情,如学习、锻炼、培养兴趣爱好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自己坚持或不坚持的案例,说说不同的选择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结果。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明白只有坚持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四)坚持的方法(20分钟)
1. 头脑风暴
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让学生围绕“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坚持下去”这一主题,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发言。
头脑风暴结束后,对这些方法进行分类和整理,形成以下几个方面:
设定明确的目标: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目标,目标要具体、可衡量、可实现、有时限(SMART原则)。
分解任务:将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每次只专注于完成一个小的任务,这样更容易坚持下去。
寻求支持:告诉身边的朋友、家人和老师自己的计划和目标,争取他们的支持和鼓励,在遇到困难时可以获得帮助和动力。
自我激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些奖励机制,当自己完成一个小目标或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给自己一个奖励,如看一场电影、吃一顿美食等。同时,也可以通过正面的自我暗示来增强自己的信念和动力。
2. 角色扮演
设置一些具体的情境(如准备考试、坚持每天运动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境进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中,小组成员要运用刚刚所学的坚持方法和策略,来展示如何应对困难和挑战。
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和讨论进行总结,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坚持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实践体验(15分钟)
1. 布置“坚持一小步,成长一大步”的实践任务:让学生选择一件自己平时想做但总是坚持不下来的事情(如每天早起背诵古诗词、每天练习英语口语等),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并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尝试按照计划去坚持完成。
2. 学生在课堂上制定计划,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计划。
3. 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遇到困难时可以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的方法来克服。
(六)总结与升华(5分钟)
1. 课堂总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的内涵、坚持的重要性以及坚持的方法。
强调坚持是一种宝贵的品质,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 激励与展望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铭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用坚持的力量去战胜困难,迎接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完成实践任务,并将自己的坚持经历写成一篇短文,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