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和自信交朋友》教学设计(盛颖)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6  点击:
《和自信交朋友》教学设计(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7-8岁)

二、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自信”的含义,知道自信是相信自己能力的积极态度。

  ◦ 学会3种培养自信的方法(如“优点放大镜”“勇敢尝试小锦囊”)。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角色扮演、绘画、情景模拟等活动,体验自信带来的积极变化。

  ◦ 在互动中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自己的信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自信带来的快乐,减少因害怕失败而退缩的行为。

  ◦ 愿意主动结交“自信”这个“朋友”,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具体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信的表现形式,理解自信的价值。

• 难点:引导学生将课堂中的“自信体验”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主动行为。

五、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动画短片《自信小精灵的礼物》、互动课件)。

  ◦ 教具:彩虹卡纸、毛根条(手工材料)、自信能量瓶(透明瓶+彩色纸条)、勇气徽章贴纸。

  ◦ “自信挑战卡”(任务卡片,如“大声回答一个问题”“独自买文具”)。

  ◦ 轻音乐(如《菊次郎的夏天》)。

2. 环境布置:

  ◦ 教室桌椅围成“圆形”,方便学生互动交流。

  ◦ 黑板布置“自信加油站”展示区,张贴学生作品和鼓励标语。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认识自信朋友(8分钟)

1. 动画故事《自信小精灵的礼物》:

  ◦ 播放短片:主人公小豆丁因胆小不敢尝试新事物,遇到“自信小精灵”后,学会用“我能行”的咒语克服困难。

  ◦ 提问互动:

    ▪ “小豆丁为什么害怕?自信小精灵给了他什么帮助?”

    ▪ “你希望自己的‘自信朋友’会做些什么?”

2. 角色扮演游戏:

  ◦ 教师戴上“自信小精灵”头饰,邀请学生模仿小精灵的语气说鼓励的话,如:“我相信你可以做到!”

  ◦ 总结:“自信就像一位好朋友,会在你害怕时给你勇气,在你退缩时为你加油!”

环节二:探索发现——自信在哪里?(12分钟)

1. 活动1:“优点放大镜”

  ◦ 学生用彩虹卡纸折成“放大镜”,在卡纸上写下/画出自己的一个优点(如“我会跳绳”“我帮妈妈洗碗”)。

  ◦ 小组内交换“放大镜”,互相朗读并夸奖对方的优点。

2. 活动2:“自信加油站”情景模拟:

  ◦ 设置3个情景(如“上台发言声音小”“不敢玩新游戏”),学生分组讨论解决方法:

    ▪ 不自信的反应:低头、小声说话。

    ▪ 自信的反应:抬头挺胸、大声说“我可以试试!”

  ◦ 教师总结:“自信藏在你的声音里、表情里,更藏在你的行动里!”

环节三:行动训练——和自信一起长大(15分钟)

1. 手工制作:“自信能量瓶”

  ◦ 学生用毛根条和彩色纸条制作“能量瓶”,每张纸条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如“我每天进步一点点”“犯错也没关系”)。

  ◦ 将纸条卷成小球放入瓶中,象征积累自信的能量。

2. 情景挑战赛:

  ◦ 发放“自信挑战卡”,学生选择一项任务完成(如“大声朗读课文”“主动和老师打招呼”)。

  ◦ 完成任务的学生将“勇气徽章”贴在衣服上,全班鼓掌庆祝。

3. 儿歌强化:

  ◦ 学唱《自信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相信自己我能行;你拍二,我拍二,勇敢尝试不害怕!”

环节四:承诺仪式——我是自信小达人(5分钟)

1. 集体宣言:

  ◦ 全体学生举起“自信能量瓶”,跟随教师朗读:“我要和自信交朋友,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

2. 颁发勋章:

  ◦ 教师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颁发“自信小达人”贴纸,鼓励课后继续实践。

环节五:总结延伸——让自信陪伴每一天(2分钟)

• 教师寄语:“自信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像小树苗一样,需要每天浇水、晒太阳。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照顾好自己的‘自信小树苗’吧!”

• 播放轻音乐,学生手举“能量瓶”围圈踏步,齐声喊出口号:“自信自信,我最棒!”

七、课后延伸

1. 家庭任务:

  ◦ 家长与孩子玩“优点接龙”游戏,轮流说出孩子的3个优点。

  ◦ 记录“自信日记”:每天画一幅画或写一句话,记录自己勇敢尝试的经历。

2. 实践打卡:

  ◦ 发放“自信闯关地图”,每完成一项挑战(如“自己整理书包”“帮助同学”),在地图上盖一枚印章。

3. 绘本拓展:

  ◦ 推荐阅读《自信的艾米丽》《小绿狼》,引导学生感悟自信的力量。

八、教学评价

1. 课堂观察:

  ◦ 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手工制作”中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 记录学生完成“自信挑战卡”的积极性。

2. 成果反馈:

  ◦ 通过“自信能量瓶”中的纸条内容,分析学生的自我认知变化。

  ◦ 设计简易问卷:“今天你对自己说了几次‘我能行’?”

3. 家校联动:

  ◦ 收集家长对孩子“自信行为”的观察记录,如“主动举手发言”“安慰摔倒的朋友”。

九、设计亮点

1. 拟人化教学:将自信比作“小精灵”和“朋友”,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
2. 多感官体验:结合手工、音乐、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多重感官参与。
3. 分层任务设计:从“小组讨论”到“独立挑战”,逐步提升学生自信心。
4. 正向闭环激励:通过“能量瓶”“闯关卡”等工具,形成持续的正向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