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盛颖)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6 点击:
次
《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教学对象
小学一年级学生(6-7岁)
二、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马虎”的含义,能列举生活中的马虎行为(如忘带作业、写错字)。
◦ 学会3种克服马虎的简单方法(如“检查三步法”“任务清单法”)。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故事、游戏、情景模拟体验马虎的后果,强化责任意识。
◦ 在动手操作中掌握“认真做事”的具体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认真做事带来的成就感,减少因马虎引发的焦虑情绪。
◦ 养成“做事前想一想,完成后查一查”的积极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通过直观体验帮助学生认识马虎的危害性。
• 难点: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如主动检查作业)。
五、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动画短片《小马虎的冒险》、儿歌《认真歌》)。
◦ 教具:沙漏/计时器、任务卡片(如“整理书包”“抄写生字”)、卡通贴纸。
◦ “马虎后果箱”(内放模拟物品:破角的作业本、缺页的故事书)。
◦ “认真能量瓶”(用于收集学生的改进承诺)。
2. 环境布置:
◦ 教室桌椅围成“U型”,方便师生互动。
◦ 黑板布置“反马虎小卫士勋章墙”,张贴学生作品。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导入——小马虎的烦恼(7分钟)
1. 动画故事《小马虎的冒险》:
◦ 播放短片:小马虎因粗心大意弄丢钥匙、忘带作业,最后在朋友帮助下学会细心。
◦ 提问互动:
▪ “小马虎为什么总遇到麻烦?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 “如果他是‘认真小卫士’,会怎么做?”
2. 情景体验:
◦ 展示“马虎后果箱”中的模拟物品(如撕破的作业本),学生猜测原因:“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 教师总结:“马虎就像‘隐形小怪兽’,我们要一起打败它!”
环节二:火眼金睛——找找身边的“马虎”(10分钟)
1. 图片辨析游戏:
◦ 展示10张日常场景图(如“写作业漏题”“穿错鞋子”),学生举红牌(马虎行为)/绿牌(认真行为)。
◦ 重点讨论:“如果考试时看错题目,会有什么后果?”
2. 情景剧表演:
◦ 学生分组演绎“马虎”和“认真”两种态度(如“收拾书包时漏掉课本”vs.“按清单逐一核对”)。
◦ 全班投票选出“最佳反马虎小卫士”,颁发卡通贴纸。
环节三:行动训练营——和“马虎”说再见(15分钟)
1. 活动1:“检查三步法”实践
◦ 示范步骤:
▪ 一查:完成任务后从头到尾看一遍(如检查作业是否漏题)。
▪ 二圈:用铅笔圈出不确定的地方。
▪ 三问:有问题时主动请教老师或家长。
◦ 学生用练习本模拟订正错题,教师巡视指导。
2. 活动2:“任务清单”大挑战
◦ 发放任务卡片(如“5分钟整理书包”“10分钟收拾书桌”),学生按清单完成并打勾。
◦ 分享感悟:“完成任务后有什么感觉?清单帮助你做了什么?”
3. 儿歌强化:
◦ 学唱《认真歌》:“作业本,仔细看,题目不看错;书包里,排整齐,东西不落下!”
环节四:承诺仪式——我是“认真小卫士”(7分钟)
1. 制作“反马虎承诺卡”:
◦ 学生写下/画出自己的改进计划(如“每天检查作业一次”“上学前提醒妈妈带水杯”)。
◦ 将卡片投入“认真能量瓶”,集体宣誓:“我要认真做事,不做小马虎!”
2. 颁发勋章:
◦ 教师为积极参与的学生颁发“反马虎小卫士”勋章,激励持续行动。
环节五:总结延伸——让认真成为习惯(1分钟)
• 教师寄语:“认真就像魔法,能让平凡的事情闪闪发光!”
• 播放轻音乐,学生手比“V”字(胜利手势),齐声说:“我是认真小卫士!”
七、课后延伸
1. 家庭任务:
◦ 家长与孩子签订“反马虎公约”,记录每日“认真时刻”(如按时起床、整理玩具)。
◦ 亲子游戏:“找茬大赛”——合作找出家中摆放错误或遗漏的物品。
2. 实践打卡:
◦ 发放“21天认真挑战表”,完成一项任务贴一颗星星(如“作业无涂改”“自己检查书包”)。
3. 绘本拓展:
◦ 推荐阅读《马小虎的故事》《粗心的小鳄鱼》,引导学生反思马虎的后果。
八、教学评价
1. 课堂观察:
◦ 记录学生在“找茬游戏”“情景剧”中的参与度和改进意愿。
◦ 观察“任务清单”完成质量(如是否按步骤操作)。
2. 成果反馈:
◦ 通过“反马虎挑战表”跟踪行为改变,评选班级“认真之星”。
◦ 设计简易问卷:“今天你检查作业了吗?有没有发现错误?”
3. 家校联动:
◦ 收集家长对孩子“认真行为”的观察记录,如“主动整理书桌”“提醒爸爸关灯”。
九、设计亮点
1 具象化抽象概念:用“隐形小怪兽”“能量瓶”等比喻,帮助低龄学生理解“马虎”的危害。
2 分层任务设计:活动难度循序渐进,如从“检查练习本”到“整理书包”,逐步提升要求。
3 正向激励闭环:勋章、贴纸、挑战表形成激励系统,增强学生成就感。
4 家校协同:通过亲子任务和公约,将课堂习惯延伸至家庭场景。
注意事项:
• 对马虎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降低任务难度(如先练习检查单科作业,再过渡到全科检查)。
• 避免过度批评学生的马虎行为,多用鼓励性语言(如“今天比昨天少错一道题,进步了!”)。
• 教学道具需安全轻便,如“能量瓶”可用透明塑料瓶替代,避免玻璃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