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我喜欢我自己》教学设计(盛颖)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4-06  点击:
《我喜欢我自己》教学设计(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教学对象

小学二年级学生

二、课时安排

1课时(40分钟)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喜欢自己”的含义,学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优点。

  ◦ 掌握3种表达自我接纳的简单方法(如自我肯定、感恩自己)。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绘画、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自我价值。

  ◦ 通过同伴互动和情景模拟,学会用积极的语言描述自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减少与他人比较带来的焦虑。

  ◦ 激发对自身独特性的认同感,形成初步的自我关爱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点,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难点:引导学生将“喜欢自己”的意识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如接纳不完美、主动表达爱己)。

五、教学准备

1. 材料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动画短片《小刺猬的拥抱》、互动课件)。

  ◦ 绘画工具(彩笔、画纸)、镜子、便利贴、彩色卡片。

  ◦ “优点盲盒”(内含学生匿名写的优点纸条)。

  ◦ 轻音乐(如《菊次郎的夏天》)。

2. 环境布置:

  ◦ 教室桌椅围成“U型”,方便互动交流。

  ◦ 黑板布置“优点展示墙”,贴上学生日常照片和积极关键词。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趣味导入——认识独特的“我”(8分钟)

1. 镜子游戏:

  ◦ 每位学生拿一面小镜子,观察自己的外貌特征,用一句话描述:“我看到了______的眼睛/头发/笑容……”

  ◦ 教师引导:“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就像每个人的五官都是独一无二的!”

2. 动画故事《小刺猬的拥抱》:

  ◦ 播放短片:小刺猬因浑身是刺而自卑,后来发现朋友们喜欢它的刺能带来安全感,最终学会接纳自己。

  ◦ 提问互动:

    ▪ “小刺猬一开始为什么不喜欢自己?后来它发现了什么?”

    ▪ “你觉得自己像小刺猬的哪一点?(如‘我的头发卷卷的’‘我跑得很快’)”

环节二:探索自我——优点大发现(12分钟)

1. 活动1:“优点盲盒”抽一抽

  ◦ 教师随机抽取“优点盲盒”中的纸条,念出匿名优点(如“你总是热心帮同学捡文具”“你画的画颜色搭配特别美”)。

  ◦ 学生猜测这是谁的优点,被猜中的同学分享感受:“听到别人夸我,我觉得______。”

2. 活动2:“我的优点树”

  ◦ 发放画纸,每人画一棵大树,树干写名字,树叶上贴便利贴,写下自己的3个优点(如“我会自己系鞋带”“我力气大能搬书”)。

  ◦ 邀请3-4名学生上台展示并朗读,教师用贴纸装饰“优点树”。

3. 心理小课堂:

  ◦ 教师总结:“优点可以是特长,也可以是让你温暖的小事。即使偶尔犯错,你依然是值得喜欢的自己!”

环节三:情景演练——做自己的好朋友(10分钟)

1. 角色扮演游戏:

  ◦ 设置情景卡(如“考试没考好”“被同学嘲笑衣服旧”),学生分组表演两种反应:

    ▪ 拖拉模式:“我真笨,什么都做不好!”

    ▪ 自信模式:“虽然这次没做好,但我下次可以更认真!”

  ◦ 全班投票选出“最温暖回应奖”,强化积极语言的力量。

2. 制作“爱己小清单”:

  ◦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开心?”

  ◦ 分享范例:

    ▪ 每天对自己说一句“加油!”

    ▪ 犯错时深呼吸,告诉自己“没关系”。

  ◦ 学生写下/画出自己的“爱己小清单”,投入班级“能量瓶”。

环节四:行动升级——传递爱的能量(8分钟)

1. 互赠“优点卡”:

  ◦ 每人写一张匿名优点卡送给同学(如“你笑起来像太阳”),教师随机分发并朗读。

  ◦ 收到卡片的同学分享感受:“收到这张卡片,我想对______说谢谢!”

2. 集体宣誓仪式:

  ◦ 全体起立,跟随教师朗读宣言:
“我是独一无二的,
我爱我的笑容,也接受我的小缺点。
每天进步一点点,
我是最棒的自己!”

环节五:总结延伸——让爱延续(2分钟)

• 教师寄语:“喜欢自己不是骄傲,而是像照顾小树苗一样照顾自己的心情和成长。”

• 播放轻音乐,学生手拉手围圈做“爱己手势”:双手比心放在胸前,齐声说:“我喜欢我自己!”

七、课后延伸

1. 家庭任务:

  ◦ 家长与孩子玩“夸夸游戏”:互相说出对方的3个优点。

  ◦ 记录“每日爱己行动”(如按时睡觉、主动整理书包),贴在家中“优点墙”。

2. 实践打卡:

  ◦ 发放“21天爱自己挑战表”,完成一项任务盖印章(如“今天对镜子笑了”“帮助同学后说‘我很棒’”)。

3. 绘本拓展:

  ◦ 推荐阅读《我喜欢我自己》《有点儿完美的小狗》,引导学生感悟自我接纳的意义。

八、教学评价

1. 课堂观察:

  ◦ 记录学生在“优点盲盒”“角色扮演”中的参与度和情绪变化。

  ◦ 观察“优点树”作品是否体现个性化表达。

2. 成果反馈:

  ◦ 通过“爱己小清单”和“挑战表”跟踪行为改变。

  ◦ 设计简易问卷:“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一点?课后你做了哪些让自己开心的事?”

3. 家校联动:

  ◦ 收集家长对孩子“爱己行为”的观察反馈,如“孩子开始主动整理玩具”“会夸奖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