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双减”驱动创效能  “减负增效”提质量(盛颖)

作者:许红杰  日期: 2023-09-30  点击:

“双减”驱动创效能  “减负增效”提质量

宜兴市西渚小学 盛颖

 

摘要:“双减”背景下,减轻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积极为他们减负增效已然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章将从精心深耕备课、创设优质课堂、“个性化”分层作业、“多样化”课后服务四个方面具体阐述如何有效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增效”。

关键词:减负增效;优质课堂;分层作业;课后服务

 

长期以来,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都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过重的学习压力让小学生不堪重负,学业负担成了制约青少年儿童发展路上的绊脚石。鉴于此,“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双减”虽然强调的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作业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变革带动着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小学语文课堂是“双减”政策能否落地见效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减负增效”为引领,创新教学方式,创设优质课堂,切实有效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一、精心深耕备课

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教学方法和写教案等,是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前提。只有深耕备课,才能讲得透,析得准,练得精。

教师应摒弃单课教学视野,树立结构性、整体性的教学思想,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一备课”模式(一标一书一本),认真研读课标和教师用书,钻研教材。以语文学科素养为核心,从单元整体备课入手,认真梳理知识内容的内涵联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搭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以实际学情为基础,梳理学生的困难点。除此之外,还要围绕着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单元目标和每课时目标合理设计单元作业。单元作业既有夯实基础的基础性作业,也有拓展提升的拓展性作业,还有综合运用的实践性作业。这样才可以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内化和提升。

二、创设优质课堂

在“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优质小学语文课堂应更加凸显学科特质,围绕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开展学习活动,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力争实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一课一得”、“学足学好”。

教师要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结合这些认识,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开放的、有价值的探究活动。教师应善于综合分析语文教学要求,结合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深入优化课堂情境,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的状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的和谐互动。

除了运用讲授法开展课堂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这样不仅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对于探究型的开放性问题,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互动讨论,让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感受探究的乐趣,碰撞思维的火花,启迪智慧。

对于比较枯燥的课本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则可以运用演示法,以动画视频的形式呈现课本内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知识内容。教师还可以制作动画演示小插件,做到以全新角度剖析课本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带来新奇的课堂体验。

此外,教师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即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其与时代发展相匹配。比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背景,教师可以搜集、整合相关知识,将其融入授课当中。再如,在教授与小动物有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了解生物链、生态环境等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如此,教师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扩展,还升华了教学的目标与主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设计“个性化”分层作业

“双减”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业减负增效的重要性进一步突显。教师应意识到题海战术、反复抄写等传统方法的滞后性和弊端,设计符合当前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作业内容,正确认识减负增效,立足“双减”政策要求,从根本上缓解小学生的作业负担,由此提高作业设计质量,达到减负增效目标。

首先,坚决贯彻落实低年级作业非书面化要求。一、二年级是学生打好语文学习基础的阶段,如何做到既坚决落实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的政策要求,同时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创新,通过科学的非书面作业形式来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重在拼音、识字与阅读,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进度给学生布置数量适当、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非书面语文作业。通过趣味画图认拼音。通过趣味画图,即根据拼音字母的字形和读音来画画,如声母 b,画一个带天线的小广播,从而加深学生对拼音字母读音和写法的印象。识字作业注重生活中的日积月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从包装盒、告示牌、报纸等物品中积累生字,积少成多。课外阅读则要求学生每天回家阅读一个绘本故事,老师在课堂上随机抽学生讲一讲所读的书,既可以摸清他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主动创新实现中高年级作业的多样化。将中高年级的家庭书面作业总量控制在一个小时以内是总的原则,语文学科的单科书面作业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一是以综合实践性作业提高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如学习科普类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图书等自行搜集关于课文主题的更多信息,并通过手抄报的形式来呈现作业。学生在搜集信息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既开阔了视野,又提升了学科素养。二是前置性作业减轻家庭作业负担。教师通过布置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减轻学生回家后的作业负担。教师课后将作业尽早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在校时间完成所有或者大部分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第一时间与同学交流,或者当面请教老师,有助于及时消化和巩固当日所学知识。三是强化家校协同,以亲子作业的形式,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家长在孩子作业完成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亲子作业的方式让家长成为孩子语文学习的陪伴者、监督者。如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家长负责给孩子进行计时打卡,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阅读速度,同时也提醒家长在监督、陪伴孩子阅读时要敦促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速度。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应坚决杜绝现有作业中的重复性内容,如将生字或者单词抄写无数次之类的作业。而是立足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优化设计基础性、提升性作业,满足学优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确保学困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稳步提高。同时,教师应避免为了减负而减负,而是要科学“增效”,利用好作业的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布置个性化、层次化作业,积极健全作业配套管理机制,由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充足保障,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四、“多样化”课后服务

《措施》明确指出:“提质增效,做实做强校内保障。提升校内教育服务质量,让每个学生在校内能够学得会、学得好、学得足。”规范课后服务不仅是双减背景下改善教育服务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如何组织学生参与,才能确保学生的收益最大化,凸显育人功能?

教师可以利用学情调研,摸排数据、摸清底数,通过学生自选+老师推荐的模式合理班级建制,优化课堂教学。布置完分层作业之后,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A 层,快乐启航班,夯实基础,巩固课内知识;B层,语文思维班,课内提升,锻炼思维能力;C 层,趣味语文班,综合应用,提升实践探究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前期调研,教师对授课内容有所取舍,可以加入多学科内容整合。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适合他们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提升。

五、结语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旨在回应“减负增效”这一时代教育的呼唤,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终极教育理念。为落实好“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师应秉持素质教育理念,不能空喊口号,也不能搞“一刀切”而忽视学习效率。必须在压减作业总量的同时,创新性地为学生布置个性化、层次化、趣味性作业,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减负”与“增效”统筹起来,在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作业内容,避免给予学生强迫性的作业约束,由此缓解其学习压力,践行“双减”政策要求,实现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薛敏.谈谈“减负增效”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学苑教育,202219:7- 8.

2 赵可丽.“双减”政策下中小学学业减负困境的破解路径[J.西部学刊,2022165:113-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