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精彩的人生
作者:许红杰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次
《活出精彩人生》
【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着重培养应对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的教育内容之一,近年来,我们时有听说孩子中出现一些漠视生命的极端案件,或者更常见的,找不到生活的价值感意义感,“完成任务”式的渡过一天天,而非自发、愉悦地享受成长的获得感。同时,初二的学生开始进入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期,尝试把自己身体样貌、过去经历、环境条件、未来展望等各个方面统合起来,进而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时候是青春期发展矛盾最显著的时期,存在片面、主观这样的发展问题,但也有独立自主、憧憬未来这些特点,这是本堂课开展的基础。
生命教育的落脚点是了解自己,爱自己,爱生活。本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成长足迹,理解生命的韧性,通过展望未来,初步领会生命的精彩,愿意为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努力,同时懂得立足当下,活出精彩人生。
一、暖身活动
大家好,请大家先闭上眼睛,跟着老师的指导语一起吸气、呼气,好,睁开眼睛,我们班是个活泼的、友爱的班级,非常好,心理课,我们需要大家的尊重、倾听、思考与表达。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华,名佳。这个名字,能让你想到什么呢?
学生1:一些著名画家。
学生2:佳,优秀的人。
教师:是的,我就是带着我父母对我这样的期望与祝福出身的。那么你们的名字呢?有同学了解过你们名字的寓意吗?
学生发言。
教师:我们的名字都是带着父母对于我们人生的期望,可以说,我们都是带着祝福出生,带着祝福开始我们的人生。(画一条长长的线,标好0,结尾标100,口述我们以100岁为例)人生,这个词语听上去很遥远、很漫长,我们一起通过 一个视频直观地感受一下。
视频(0-100岁)
教师:刚刚看到有的同学沉默,有的同学惊叹,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可能回答生命很长,生命只有一次。
教师:是的,生命漫长也短暂,生命很珍贵。
设计意图:首先,在音乐声中跟着老师的指导语正念呼吸,呼吸是最简单的让我们注意力拉回现在,放松的一个方式。通过积极的暗示,也强调了心理课和大家的约定:倾听、尊重、分享、表达。接着自我介绍,引入我们都是带着祝福开启人生,短视频引出今天的主题——人生。
二、我的生命线
1.过去的我
(1)回首过往
看刚刚画的生命线。
教师: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实际年龄,13岁是我们的现在,有谁知道无锡市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吗?可以猜一猜,是八十三。请同学们跟着我在我们的生命线上写下83。
教师:从0到13岁,我们已经走过了不小的一段人生,在这13年中,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情呢?这些事可能发生在你幼儿园的时候,小学或者初中,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是和谁有关,找到那个年龄点,在纸上写一写,将你觉得快乐的事情写在我们生命线的上方,悲伤的或者难过的事情,写在生命线的下方。
学生思考、书写
设计意图:依托书上的“我的生命线”活动,积极和消极事件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在这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变,把这一段放到整个生命中的一小部分,学生可以更直观感受到这些来自过去,这些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2)积木童年
教师:那么同学们回顾了我们13年的生涯,我们的童年时光有欢乐,有悲伤,有成功,有挫折,总体而言我们的童年非常丰富多彩,那大家能否回忆一下你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有同学说搭积木。好的,接下来我们就来重温一下童年小游戏搭积木。
学生活动。六个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20个积木,一分钟时间内看哪个小组搭到最高。
教师:我们请搭到最高的小组来分享一下自己的秘诀,请失败的小组分析下没有成功的原因。观察到刚才有几个的小组没有搭好,那这样吧,再给大家一次机会。这一次要汲取第一次的经验。
很多小组第二次的都比第一次好,过去的经验,成功的或是失败的,经过我们的反思,加以利用,都会成为我们之后人生的经验,为我们后续的成功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有人说,老师,第二次我仍旧失败了——相信你能总结中第二次失败的经验,在将来完成地更好。之前的经历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将来成功的助力。
回到刚刚的0-13岁,这些印象深刻的事件给你带来的思考和影响是什么?由于涉及到隐私,可以提示同学们,重要的是分享事情的感受和对自己的影响,不一定要把事情本身描述地很详细。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思考了很久,要在短事件内感受成功和失败,还要迅速吸取经验整体有所提高的。通过童年游戏搭积木这样一个体验活动,直观地经历成功或受挫,也在第二次搭建中感受经历经过思考总结就是经验,是助力。
2.未来的我
(1)我的墓志铭
教师:刚刚我们经历了0到13岁,看一看,我们的人生道路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现在让我们快进一大步来到83岁。同学们,人固有一死,就逃避不了的自然规律。你希望你渡过的是什么样的一生呢?我们把概括为墓志铭,你会在自己的墓志铭上写些什么呢?
比如说大科学家富兰克林,墓志铭就是印刷工富兰克林。那也有人写,这是一个快乐的人。
教师:如果明天是你生命中最后一天,你最想做什么?
学生:学生书写后分享。
教师:这些你离开之前必要做的事情,一定要留到最后吗?你平时可不可以完成或者说为这件事情而努力?立足现在,我们的生命更不容易留下遗憾。
教师: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到83岁。从13岁到83岁,生命中还有这么长的时间足够我们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设计意图:未知死,焉知生,书写自己的墓志铭,是站在死亡节点上思考人生,我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怎么渡过这一生。这样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梳理自己的人生理想,能促使我们珍惜当下,活好当下。
(2)三十而立
我们从现在出发,时间一下子穿梭到30岁,想象一下,当你到30岁的时候,你回到XX学校,参加同学聚会,你们互相寒暄,你好你好,好久不见,你变帅了……然后——从口袋掏出名片,你会写什么呢?教师可以写自己的名片,在黑板上展示,比如写某某单位某某职务。
教师:你为什么想要做这一行?你觉得成为一名xx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学生:律师、警察、游戏设计师等。
是的,生命历程中,工作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实现我们人生理想和价值的重要途经之一,你想做什么?这个岗位需要什么,为此,你现在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1:律师需要口才好,知识面广。
学生2:警察需要体能好,正义感强。
学生3:游戏设计师要精通电脑,数学也得好。
教师:请在13岁的地方,写三件你现在可以为了将来的工作做的积累,现在生命线的上方。
学生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展望30岁,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树立职业理想,同时,落脚点放在,现在我可以为此做什么?
3.现在的我
教师:我们再将时间往前推一推,当你走过人生的一半,40岁时,此时你有家庭了,孩子也差不多上初中了,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乐观活泼,好好学习之类的话。
教师:把它连成生命之树,这都赋予了我们生命意义,活出了精彩人生。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比较理想的初中生的样子——也是比较理想的“现在的我们”的样子。
设计意图:直接说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可能学生很难表达,换个视角,换个情境,40岁的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这时候的表达就很丰富了。40岁时候希望读初中的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我希望自己初中阶段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的生命中有许多难忘的事,有快乐,有受挫,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经验和力量,(指读黑板几个特质),而这些,是我们给自己(重读)定的小目标,努力吧,这些宝贵的特质会成为我们生命中闪亮的星星,最终,带着你去实现你30岁时候的职业理想,甚至83岁时候的人生理想。加油吧,你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天,都是精彩人生。
四、教学反思
本课是江苏省编教材《心理健康教育》八年级的最后一课,通过正念呼吸调整状态,视频导入引发思考,生命线则串起了整个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经历的影响,对于未来人生的设想,未来从现在开始,要把握当下这几个关键点都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呈现和感受。
基于这个设计,还可以考虑拓展延伸,比如在13岁的当下如何缩小现实我到理想我的距离,如何定下生命线上的其他时间节点的阶段性目标。珍爱生命要从热爱生活开始,带着过往的能量,带着对未来的期许,活在当下,活出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