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如果说孩子是满天灿烂的星辰,我愿做那擦星星的人,让每一颗星辰,都拥有自己的光芒。
——题记
初遇:“问题”孩子
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满怀憧憬与期待走进校园,我的内心也充满喜悦。教室里,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让一朵朵花蕾如期绽放。
上午我在办公室备课,课代表抱着作业本急匆匆跑来,“老师,小A又没交作业……”
刚刚开学,这已经是小A第二次不交作业,我得问问清楚。于是,我跟着课代表往教室走去。一开始,他跟上次一样,在抽屉里耗上半天,可翻来翻去也翻不出个所以然。我怒不可遏地质问:“你的作业完成了吗?”他静静望着我,一言不发。快上课了,我强压心头的怒气,让他以后按时提交作业。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课间,玲玲哭着来找我。原来小A画了一只惟妙惟肖的乌龟,还题上了四个字“我是王八”,然后贴在玲玲身上,女孩一站起来,不少人对着她哈哈大笑,这才发现身后的“作品。”
我一时无语,熊孩子这“恶作剧”有点过了。我严厉批评了小A,使出浑身解数安慰了玲玲,一场小风波就这样过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接下来的观察中,我发现小A爱撒谎,偶尔还喜欢偷拿同学的文具,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经常管不住自己的手,喜欢捉弄人,不在意别人的感受……“老师,小A又说没带作业了”“老师,小A扔我东西”“老师,小A把我的钢笔放在他的书包里……”每天,教室里少不了的是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告状声”,主角永远是小A。
久而久之,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一块玩。在孩子们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小A独来独往,像一只掉队的“大雁”,形单影只……
从开学之初,面对这孩子的“屡教不改”,批评、罚站、写保证书,各种政策一一试行了一遍,都不凑效,小A依旧改不了各种各样的坏毛病。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其家庭原因。这个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决定家访,走进这孩子的生活看看。
家访:探知真相
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
与小A爸爸进行沟通后,我对他的情况有了清晰的了解:小A妈妈常年在上海工作,小A跟着父亲在家生活。母爱缺席,父亲粗枝大叶加上工作繁忙,一直不知道怎样跟孩子沟通,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小A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虽然独立自主但性格上有缺陷,也没有养成好习惯。
顿时,我有点心疼小A:孩子是缺爱的,因为母亲不在身边,父爱也不完整,亲子之间的沟通少之又少。所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懂换位思考。我建议小A父亲先给他“修剪枝叉”,给孩子树立原则,让孩子有边界感,学会关注和尊重别人。同时,要与学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随后,我又电话联系了小A妈妈,说了孩子在校表现情况并试着分析了原因。因为怕影响妈妈工作,爸爸通常“报喜不报忧”,小A妈妈听完,很是意外和震惊,当即决定申请调回来工作,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不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静待:星光闪烁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正当我苦思冥想该怎样打开小A心门的时候,契机来了,全市小学生运动会即将举行,我动员爱运动的他报名参加,每天陪他训练,强弱项补短板,最终赛场上他拿了名次。我拿了一大袋他爱吃的零食奖励他,那一刻,他的眼里闪着钻石一般的光芒。
教育的本质是引领,是带动,如同雨水浸润一般一点一滴的造就。如果孩子眼中有光,就是好的教育。
接下来的日子,我悄悄地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个孩子:在学习上,调整了自己的教育策略,教学上更加注意趣味性,用丰富的游戏活动和有趣的学习活动吸引孩子,并且课堂上对小A格外关注,只要他想发言,一定第一个叫他;他的书写有些乱,没关系,我们慢慢写工整;作业有进步,马上盖个小红花;经常在他的家校本或作业本上留言,写上几句暖暖的话。有时是“加油,做最好的自己”,有时写“今天的你真专注,老师看到啦”;但凡他有一点点进步,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他……
私底下,单独找他聊天,约他去操场散步,倾听他的生活,他的学习,他的游戏,动员小朋友和他一起玩耍;请他当我的小助手,分担班里的事务,打理、照料班级里的植物;还经常与他的父母保持电话沟通交流,分享他在学校的点滴进步,给父母提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建议;有成绩、有进步,我及时表扬他;有做得不够好、不周全的时候,我及时提醒他……
生命的本质需求是渴望被看见。一段时间后,这个爱搞“恶作剧”、不交作业的小男孩像换了一个人:课堂笔记越来越详细,作业书写越来越认真,不交作业的情况越来越少;课后,像一只快乐的小精灵,和同学们玩闹嬉戏,还经常跟我分享,周末爸爸妈妈又带他打卡亲子乐园了。
这一切的一切让我多么惊喜,这世上除了父母,老师是孩子最大的转机。小A的故事让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宇宙”,只要我们用“眼”去发现,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品读,每一束光都能照亮一段蜿蜒的山路,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天,每一颗星星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