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姓名:朱浩亮
摘要: 本案例介绍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身边的一件突发事件:一位学生因为身体的不适,没能控制得住,拉稀拉在了自己的裤管里。同班同学无不掩鼻躲闪,留下这位生病的孩子孤立无援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对于全班孩子们来说,怎样面对突发事件,怎样和同学间建立起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对于这位生病的孩子来说,此时不仅仅是帮助他清理污物,更需要对其进行心灵的关怀,避免这次事件形成心理阴影。其他孩子们对于这一突发事件,表现出来的行为本是无可厚非,可是怎样让孩子们明白、并且乐于去帮助身边的人。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立刻意识到必须很好地处理好这件突发事件,并利用此事件对学生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
一、事件重现
每天上午第一节课,是我的语文课。我迎着初春的暖阳,踏着优美的上课旋律走向教室。
【教师,需要像一缕阳光,让身边的每一个人,感受到活力和温暖。带着愉悦的心情去和孩子们走进每一个40分钟。】
刚从楼梯上去,就发现教室里的十几个孩子纷纷往外跑,就像后面有一群马蜂在追赶他们一样。“臭死啦!”“好恶心。”“快逃啊!”孩子们不约而同捂着鼻子向外挤。走进教室,一股腥臭味扑鼻而来,差点让我也要吐出来。我一下意识到,有孩子闹肚子拉稀了。讲台前、教室后门口也挤满了学生,教室里小马的座位边上,没有一位同学。大家都在远远地捂着鼻子,甚至于有的还故作夸张地挥舞双手,似乎在把面前的臭味挥掉。只有小马手足无措地坐在座位上,无助的眼神透露出紧张、恐惧,似乎还有一种深深地负罪感。刺鼻的味道弥漫着整个教室,没人愿意靠近小马,更没谁肯去安慰一下,就连平时的玩伴、好朋友甚至老师最得力的小干部、三好学生也都逃到得远远的……
【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该清晰地梳理解决问题的轻重点,理智、科学高效解决问题。】
二、身教胜于言教,让伤害程度控制到最小
眼前的一幕,容不得我多想。首先得把小马从众人的注视焦点中拉出来,为了让小马有一个很好的台阶来缓解此时的尴尬,我特意装得比较轻松,且又有一丝关切的神情快步走向小马。“小马,不舒服吗?老师能感受到你现在很难过。”我轻轻用手摸了摸小马的额头,也许小马还有一点发烧,或者是这件事让他实在太紧张无法面对,额头上湿漉漉的。“来,跟老师走!”
像一只受惊的小鹿,小马依在我身边走出了教室。教室里的孩子们,在我的举动之下,变得安静了许多。此时,我对教室里的孩子们说道:“同学们,你们先看看书,处理一下小练,老师马上回来。”课代表立马开始发小练,我带着小马向洗手间走去。
【教室里所有的孩子们,其实都在期待老师接下来的举动。教师此时的言行,将会深深感染周围的孩子们。首先需要给所有学生一个肯定的信号:生病闹肚子,拉稀是正常不过的事情。既是让其他孩子不需要为这件事大惊小怪,也是让小马减轻负罪感和羞耻感的途径之一。】
三、轻松的交谈,缓解紧张尴尬
在同办公室一位同事的帮助下,打来了两壶热水。“小马,你可真是个勇敢的孩子。我们先来洗洗,换上老师的运动裤好吗?”征得小马同意后,我帮小马脱掉了脏裤子。孩子很是害羞,硬是要自己来擦洗。我也没有勉强他,看着他笨拙地擦洗,我在一边打趣:“跟老师还难为情啊,我们都是男子汉,有什么关系。再说了,朱老师的儿子不是也和你同年级吗?你又不是不认识。”
运动裤穿在小马身上,尽管有点大,但还能凑活,天气冷,要注意保暖的。“穿上我的运动裤,小马你一下子长成熟咯。”小马也不由得笑了一下,我的心里顿时缓了许多,真不希望这次的事件会对他造成伤害。
“朱老师,谢谢您,我只是控制不住,我也不想这样。”小马还在为自己的行为而内疚。
“老师知道,老师也有闹肚子的时候,要知道生病不是你的错。”我又摸了摸小马的头,“我们先回教室,他们还在等我们一起上课呢!”
“嗯!”
【交谈,既是一种交流,在这里,更好地起到了缓解尴尬和压力。从交流中,教师很好地体会了小马的感受,向孩子暗示正确的认知观。辅导老师没有直接给小马更多的直面心理辅导,利用岔开话题,分散注意力,也是缓解压力和尴尬的好策略】
四、说一说,体验角色引发共情
当我们来到教室里,其他孩子们在看我和小马的眼神,有惊奇、有关心。今天这一突发事件中孩子们的表现应该说,很是慌乱和让人觉得遗憾!我觉得在孩子们怎样和同伴交往、互助上,是我疏忽了。我有必要来为孩子们补上这一课。
正是其他孩子无法体会到当时小马生病的难受,更加无法感受到小马出现突发事件的尴尬和无助。孩子们才会首先选择的是逃避,更甚至于的幸灾乐祸。我如果现在就来批评这些孩子们,我想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再说,他们的一些行为表现,也是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反应。
“我们都有过生病的经历,谁来说说当时是怎样的感受?”
“生病的时候很难过,头晕,无力,很不舒服!”
“我一生病就要在妈妈怀里撒娇,当妈妈哄我的时候,我会觉得好过很多。”孩子们都笑了,我也趁热打铁:“对呀!生病的人,其实不光要和疾病带来的痛苦抗衡,这需要的是坚强地毅力。生病的人,更贱需要别人的关怀和帮助。在妈妈怀里撒娇,也是寻求一种心理安慰的表现。”
我停顿了一会,用目光看了班里的每一个孩子,也让他们感受到了我的注视。 “如果今天,生病的是你自己,看到大家刚才的表现,会怎样想呢?你最希望同学们怎样对待你?”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了,他们有的低下了头,有的同情地看着坐在座位上的小马。真实、充分的共情体验在孩子们的内心激起涟漪。
【此时此刻,孩子们需要时间思考,思考自己刚才的言行,也为接下来的辅导环节留有空间。心理辅导不能一味地往德育或者道德上去靠,让孩子从角色体会中感受内心的真实想法,体会小马的痛苦和无助。引起共情,为接下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铺平道路。其他孩子们当时表现出来的言行,很多是自然地流露,本就是无可厚非。】
五、写下来,感情升华,认识自我
此时此刻,我知道孩子们心理有各自的想法,这是感情升华提高自我认识的好时机。
“我们在一个班级学习了四年,有的甚至是幼儿园就是同学了,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同学,更是一起的玩伴、朋友。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需要的是关心和安慰,就像寒冬里最需要的是温暖的阳光。下面我们来各自对小马写一句话,把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好吗?”
孩子们拿出笔,在自己的本子上留下的话语,让我欣慰。
“小马,刚才我不该笑你,对不起!”
“我知道,你刚才肯定很难受,作为你的同桌,我应该帮助你,不是逃避。”
“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中,现在看来,是多么愚蠢和自私。”
“我们都有生病的时候,小马不要难过,有我们呢!”
……
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表白,让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小马在后来的一次作文中,也谈到了这件事。
“我幸福,有一个最帅的老师,他是大伞,为我遮风挡雨。我听着同学们对我的每一句话,我想哭,但流出的是快乐的泪水。感谢朱老师,感谢我的同学们!……”
【很多人会认为,后面应该是对小马进行单独的心理辅导,其实不然。在大环境中,每个孩子都会对小马产生不同程度的感染。孩子们的自我认识,也是对小马来说,未尝不是一次心灵的的洗礼。】
六、结语
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的,孩子的表现是本真的,他们要会适应生活中的每一个挫折。在与人相处中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对他们进行科学、有效的同伴交往疏导,培养他们礼貌、友好、谦让、友善、互助的交往品质,是适应学校生活、开启幸福童年重要一课,更是促进儿童自我概念和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首要前提,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英)吉儿·琳登菲尔《心灵的五种神秘力量》(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年1月)
(2)钟志农《如何上好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年10月)
(3)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专用教材、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鉴定用书《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