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春有约,花不误,岁岁年年不相负。4月18-19日,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间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专业成长,宜兴市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应约而来,奔赴嘉兴市实验小学参加两省四地小学“积极心理”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此次研讨活动旨在探索创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路径,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活动开始,嘉兴市实验小学校长向婕首先致辞。她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希望借此机会,由名师专业引领,共同解码积极心理赋能路径,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副主任、心理健康特级、正高级教师陈尔胜发表致辞。他表示南湖区将进一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与“深入性”,希望共同研讨“积极心理赋能”模式,为孩子健康成长奠基。
开幕式后,亲子心理课与心理活动课轮番登场,精彩纷呈。
嘉兴实验小学的方诚艳老师执教了四年级“智慧爸爸”亲子课——《与父同行默契同心》。整个课堂以“寻找最佳拍档”的活动为主线贯穿始终,引导亲子间深度交流,让孩子们从过往的挑战中汲取积极力量应对新的挑战。
温州市上陡门小学的李双老师执教了三年级心理活动课《爱的银行》。通过绘本故事、心理绘画、小组分享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们在互动中认识到一句话语、一个举动都能让我们能感受到爱与温暖。
无锡市柏庄实验小学的王迎娣老师执教了五年级心理活动课《听懂唠叨,看见爱》。通过引导学生们思考父母为何爱唠叨,增进孩子对父母的理解,从而引导学生们直面唠叨指南,以独特方式探索亲子沟通的艺术。
宜兴市东氿小学的许红杰副校长执教了二年级亲子心理课《放学了》。聚焦于学生放学后的时间规划,通过生动有趣的体验游戏,引发孩子和爸爸的共同思考,认识到事情有轻重,劳逸要结合,安排讲合理,课堂生动有趣,全场笑声不断,亮点频出。
浙江省嘉兴市心理健康教研员白冰对课程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心理技术应当顺应孩子的想法,无痕地应用于我们的课堂,而今天执教的老师们在课堂上能够利用过硬的心理技术,相机顺应孩子的想法来开展心理教育,是高水平的展示。”同时,她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能给孩子带来发展性的指导。
嘉兴市实验小学的夏玲其老师开展了《从理念到行动:“童”成长的有效探索》的讲座。她给我们介绍了作为嘉兴市“积极教育”的首批种子学校,嘉兴实验小学致力于积极家校共育。学校不断探索“积极教育”的新路径,开启了“积极父母·童成长”家长工作坊,向家长传递积极养育方面的实用知识和技能,形成积极养育模式。
温州市上陡门小学的陈洁老师带来了《YUE信成长营,快乐伴我行》的讲座。为我们介绍了上陡门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与展望,从“教”到“玩”,让体验代替说教;从“校”到“家”,让关爱融入日常生活;从“线下”到“云端”,让技术赋能心理成长。
宜兴市实验小学的杨丽老师带来了《以积极体验点亮课堂学习》的讲座。她详细地分析了五维课堂的重构策略:教学内容“可感”、教学结构“可选”、学习节奏“可承受”,课堂氛围“有人味”,学习形式“可玩”。
国家首批心理咨询师、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教师尤迎九老师以“与勇敢为伴,为自我赋能”为主题,通过全场合作实现“异掌同声”、与同伴“握手言欢”、创意展示“我是一棵树”、“三头专家”趣味问答等团辅游戏层层递进,帮助教师觉察自我内驱力,激发内心的勇气,敢于展示自我,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重塑职业意义。最后,尤老师表示希望每位教师能有一颗勇敢的心,开出自己的人生之花。
1
宜兴实验小学 杨丽老师
参加了“小学积极心理课堂的建构”主题活动,引发了我的深思: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是不是“活着的”?所谓“活着的学生”,不只是身体在场,而是心理在场、认知在场、情绪在场。学生不仅是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而是在参与意义、在生成理解、在构建世界。构建有积极体验感的课堂,我们是否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教学内容“可感”——让知识与生活发生联结;教学结构“可选”——让学生成为课堂构建者;学习节奏“可承受”——在挑战中生成成功感;课堂氛围“有人味”——让情感温度驱动认知;学习形式“可玩”——借助游戏元素激发动机。
2
宜兴市阳羡小学 蒋一筠老师
本周,我有幸参与了两省四地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收获颇丰。方诚艳老师《与父同行 默契同心》借互动环节让亲子双方在游戏中自然流露情感,打破了传统说教的壁垒,为积极心理课堂注入了温暖的人文关怀;许红杰校长《放学了》以趣味活动,将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化为生活情境,帮助亲子掌握时间的规划。两课虽针对不同学段,却都贯穿 “积极心理” 理念。身为心理教师,我将把所学融入今后的工作,做好家校协同桥梁,让积极心理教育从课堂延伸到家庭,为孩子心理健康成长助力。
3
湖滨实验小学 嵇旭明老师
美丽四月,让我有幸参加了嘉兴实验小学的心理培训活动,听了四节高质量的心理课。让我获得了深刻启发。《与父同行,默契同心》通过一个个活动,把父子的心拉得更近,课堂的温情,父子的深情也感动了现场的听课老师们。《放学了》有由宜兴德育名师工作室导师许红杰亲自示范,她的课堂轻松欢快,是孩子们向往的乐土,课堂上时时可见她的智慧与魅力。她通过“美好时光机”“快乐时光宝盒”“神奇的时光瓶”“时间规划师”等亲子活动让二年级的孩子对时间有了新的概念,对时间规划有了新的认识,开启了他们珍惜时间,规划时间的新旅程。这几节课让我看到,优质的心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的唤醒。它让我学会用科学的眼光看待情感,用有效的方式经营关系,用清晰的规划掌控人生。
4
湖滨实验小学 潘惠君老师
在春意盎然的四月,我有幸跟随“许红杰名师工作室”参与了“2025年两省四地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活动”感觉受益匪浅。其中“听懂唠叨看见爱”的心理课让我记忆深刻。
这堂课通过“吐槽大会”,讨论“唠叨的背后是什么”以及设计“父母的唠叨指南”等活动,不仅教会学生“听懂唠叨",更传递了心理课的核心价值:在冲突中看见关系,在情绪中发现需求。这节课让我懂得:儿童的心理健康指导,往往藏在对生活细节的重新解读之中。
如同涓涓细流终汇成海,这次学习的每个片段都将为我未来的课堂注入活水。
5
宜兴市西渚小学 盛颖老师
今天聆听了嘉兴市实验小学的两节亲子心理课,我收获颇丰。在《与父同行 默契同心》课堂中,亲子共同回忆挑战经历、分享收获,唤起情感共鸣,那些藏于时光的温情与成长故事,在交流中凝聚成更紧密的联结;心愿树承载着彼此期待,为亲子关系注入新活力。在《放学了》课堂中,父亲与孩子携手规划课后时间,通过协商制定劳逸结合的日程表,既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也让亲子在合作中加深理解,充分展现心理课堂以互动促沟通、以实践助成长的独特魅力,令人深受启发。
6
宜兴市和桥第二实验小学 马园春老师
芳菲蘸取四月色,醉染山河入画来;嘉兴,这座千年古城,繁花似锦的春色里藏着温润的诗意。而我有幸亲临了一场与爱的对话,体验了不一样视角的亲子互动课堂。原来,一次手工制作、一场户外漫步,一次爬山挑战,都能迸发出爱与智慧;一个个生动案例,恰似春日里的繁花,绽放在知识的沃土上。生动的课堂酣畅淋漓,精彩的片段余音绕梁,这场嘉兴之行,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一场心灵的滋养,让我带着满襟花香,奔赴与孩子更美好的未来。我恍然惊觉,亲子相处亦如四月的烟雨,需以细腻的感知与耐心的浸润,方能让爱与理解在岁月里悄然生长。
7
宜兴市新庄小学 朱云萍老师
嘉兴的四月天里,我推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窗,邂逅了一场关于爱的启蒙。亲子“智慧爸爸”课堂如墨香氤氲的宣纸悄然展开,嘉兴市方诚艳老师执教的《与父同行 默契同心》以独特的视角,搭建起亲子间沟通的桥梁,让我看到了父亲的角色如何化作孩子成长路上的坚实力量;宜兴市许红杰老师执教的《放学了》则将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景化为一次教育契机,启发孩子们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不仅感悟了合理安排时间,更增进了亲子间的情感。
另外两节心理活动课则化作了跃动的音符。温州市李双老师执教的《爱的抱抱圈》里,爱的银行打破心墙,让爱越来越多、越来越暖。无锡市王迎娣老师执教的《听懂唠叨看见爱》通过趣味的互动游戏,引导孩子读懂父母唠叨背后深藏的爱,鼓励他们用温和的语言表达自我。
这些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亲子关系与心灵成长的道路。归途的列车中,我忽然懂得: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不过是教会我们在人间剧场里,如何将彼此的心跳,谱成一首温暖的赋格曲。
8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吴卫
四月的风携着花香与暖意,寓意着美好与热情,在嘉兴,与小伙伴们幸福同行——汲取了一场心灵盛宴,让我明悟:心理健康教育如同一颗种子,需要在包容与理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需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作为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帮助他们构建积极健康的人格。“智慧爸爸课堂”“家长工作坊”“积极父母·童成长”等活动,点亮了家校共育的新模式,未来,我也将继续探索更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赋能学生成长。
随着活动的落幕,“积极心理”的种子悄然播撒于家校协同的土壤之中。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家校社协同机制的精细化运作,让积极心理学真正融入教育的呼吸与脉搏,让教育回归到对每一个生命的温暖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