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秋日之美,在于沉淀与收获;教研之美,在于研究与提升。为进一步提高工作室成员的业务能力与综合素养,10月29日,许红杰名师工作室在导师许红杰副校长的带领下,来到江阴高新区山观实验小学,参与了无锡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展示活动。
姚澄剧场展风采
本次活动在启动仪式中,全体与会成员聆听了山观实小刘校长学校心理特色工作的介绍。观摩了六位优秀教师执教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
自我意识:一束光,一个角
江阴山观实验小学陈卫娟老师执教《闪光的我,能行》一课,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和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发掘自我潜力,让自己成为一束光,一个角。
情绪情感:事件、想法与心情
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谭柯佳老师执教的《换个想法心情好》,用睿智幽默的语言带领学生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维之旅,教会学生如何正确认知情绪,调试情绪。
社会适应:心灵的四叶草
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孙瑶琳老师执教《我的幸运四叶草》一课,她用极具亲和力的教学风格开展了一次抗逆力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告诉学生如何应对挫折。
人际交往:送你一朵小红花
许红杰名师工作室成员、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方晔雯老师执教了《发现同伴闪光点》一课。方老师的课堂通过“一朵小红花”让学生建立友好互动,学会互相欣赏和赞美。她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自己的现身说法,带动团体动力的凝聚和学生的协同成长,让课堂有温度更有深度。
社会适应:接纳与抱持
无锡市春城实验小学郁舒雅老师的《健康上网》课堂抓住学生心理,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讨论活动,在倾听、接纳、抱持的氛围中,让学生充分表达想法,达成了课程教学目标。
生涯生命:星球拯救计划
无锡市天一第二实验小学沈纯鸯老师执教《生命真美好》一课,在星球拯救计划的情境中展开教学,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触动学生,让他们的对生命的认知在体验活动中发生改变。
专家引领明方向
课后,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副校长、新吴区心理兼职教研员沈苹和江阴市心理教研员支玖红分别对几堂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表扬了执教老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设计,并向在座老师阐释了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的特征,对高质量的心理课堂的构建作出了具体指导。
最后,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吴敏总结并布署了下阶段工作。她希望老师们把握机会,构建心理课堂体系,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
研途感悟促花开
活动结束后,德育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导师许红杰的带领下,参观了无锡市山观实小的心灵驿站。
参观现场照片
实验小学 杨丽
山观实小陈老师执教的心理课《闪光的我,能行》课堂氛围积极、暖心,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整节课活动性和体验性都很强。课前热身环节,陈老师运用数字绘画技术,设计自我介绍视频,给学生带来新颖的感官体验。课堂以绘本故事开始和结束,创设了神秘外太空寻星之旅的情境,学生在课堂中通过3次鼓掌游戏,在勇于尝试、相信潜力、调整方法、同伴鼓励中不断挖掘自身的闪光点,获得了全新的体验,收获了崭新的自我认知,更让听课老师们深有感触。
西渚小学 章志青
谭柯佳老师用她生动有趣的朗诵技巧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课堂——《换个想法心情好》。课堂上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对于同样的一件事,不同的想法会引发人产生不同的心情,从而教育学生学会挖掘自己的积极情绪,使生活和成长更愉快轻松。
丁二小 何宜伟
孙瑶琳老师的课前挑战环节设计特别巧妙,既达到了热身破冰的效果,又在同学们的合唱中实现了共同的课堂约定。课堂上,孙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通过情境认识挫折,通过绘画感受挫折、辩证地看待挫折,思考可以利用哪些资源和力量帮助我们微笑面对挫折。孙老师的课堂有趣而又亲切,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幸运的四叶草,不仅串联起了整节课,也带给同学微笑面对挫折的勇气和方法。
学府路实小 袁静
方晔雯老师带来的《发现同伴闪光点》这堂课设计精巧,围绕“小红花”展开,层层递进。课堂氛围活跃,引导方式多样,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同伴同绘闪光点之花,不仅培养了孩子们发现美的眼睛,更增强了孩子间的情谊。最后的送小红花环节更是点亮了全场,是一堂有深度、有温度、重体验的心理课。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吴佳慧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舒心姐姐郁舒雅执教了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健康上网》。结合班级调查、生活现象等典型素材,以“警情通报”“抖音视频”“畅想网络”等创意环节,激发了学生对网络的普遍性、两面性、价值性和道德性的思考。郁舒雅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将网络成瘾的暗礁一一揭示,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会“健康上网”,养成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
宜兴市太华小学 贾花艳
沈纯鸯老师执教的心理健康课《生命真美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结构化教学”理念,以项目式学习展开,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让星球重获新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思路新颖巧妙。这节课的设计遵循了心理健康课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沈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通过五感体验,感受了生命的存在,用画笔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理想中美好星球的样子,分享了自己与美好生命相遇的成长经历。孩子们在体验和交流中成长,在感官愉悦的同时,从内心认同生命的美好,激发出尊重生命、爱护地球的美好情感。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本次工作室教研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观摩、学习、提高的平台。工作室全体成员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带着新的思考再出发,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新策略,继续做教育路上的追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