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幼小衔接,从“减缓儿童心理坡度”开始

作者:吴佳慧  日期: 2025-04-07  点击:


幼小衔接是当代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实,对于将要进入小学的孩子们来说,幼儿心理适应的衔接能不能跟上,是衔接工作中最难的一环。基于以上背景和学情,我校深入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和宜兴市幼小衔接攻坚行动相关要求,力求从“减缓儿童心理坡度”开始,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下面,我将我校在促进幼儿“身心适应”方面的相关举措作如下汇报:

一.“慧”准备  “心”向往

儿童在幼小衔接过渡中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的心理体验,即兴奋期、压力期以及适应期。兴奋期顾名思义就是看到邻居的大哥哥大姐姐背着书包,戴着红领巾去上学,幼儿园的孩子们总是心生羡慕。到了大班,孩子的这种渴望心理会不断增加。抓住这一契机,我校顾雪飞校长带领官小行政团队走进官林实验幼儿园,扎实做好了“两件事情”:一是面向全体幼儿园教师,开展微讲座——《幼小衔接之身心准备》,全方位、立体化诠释了如何真正站在儿童发展的立场来探索和研究幼小衔接,帮助幼儿做好科学的入学身心准备教育;二是面向全体幼儿,对他们升入小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与幼儿快乐合照。   

此外,我校蒋隽、许征东等一批教师进入幼儿园进行教学,充分开发衔接课程,以此增加幼儿的自信心和对小学的期待感、向往感。

每年六月份,我校协同官林实验幼儿园开展“小学校园一日游”活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教室、专用教室、食堂等不同空间的功能,并让幼儿参与音乐、美术、体育等一些活动性强的课堂,让幼儿从内心深处产生亲近感。从而帮助幼儿建构起初步应对环境变化的 情感和态度,丰富他们对于入小学的经验,顺应和激励幼儿积极入学愿望。

每年八月底,我校通过公众号给孩子们准备“入学心理指导、学习用品、生活用品、上下学接送”等入学攻略,有效缓解了家长和儿童入学的紧张感,从而焕发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

 

二.“巧”衔接  “心”适应

第二个阶段是压力期,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由于在学校感受到纪律上的约束和学习上的紧张,对学习知识的方法和内容不像自己想的那样容易,与轻松快乐的幼儿园生活相比,儿童通常会感受到很大的压力,从而引起紧张等负面情绪,最终引起对上学的恐惧。相信这样的情形在我们的小学校门口偶有发生(播放一年级不愿意上学的抖音视频)。

在这一阶段,我校各班利用课前两分钟,组织新生做好课前心理“悦动”调节操,通过“蝴蝶拥抱、自我安抚”等方式帮助儿童做情绪的主人,积蓄力量,向阳生长!绘画也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语言”,我校通过画好“开学第一幅画”,帮助儿童加深对新同学、新老师、新校园的认识,增强融入感。

画画新同学:被画的同学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进入小学,我收获了友谊,我在同学的心目中是那么的重要;

画画新老师:原来这个老师还有这么多我没发现的优点,我要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发现;

画画新学校:原来我的学校这么美,我真喜欢,真自豪……

当然,在这个阶段,鼓励试的谈话也必不可少,我校教师帮助孩子们回忆自己的成长,让孩子们了解到,有些事情在我们小的时候不能做,不会做(如使用剪刀),现在我们可以尝试,不需要害怕,我们只要尽我所能就可以了。最后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一张加油卡,写上鼓励的话语,当孩子遭遇困难的时候,自己看一下,鼓励自己继续尝试、前进。

同时,一系列仪式化教育活动,如:开学典礼、入学仪式等,让儿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因环境改变而带来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满满的仪式感浸润学生心灵。

三.“身”康健  “心”悦动

当经历了前两个阶段后,孩子进入适应期。适应期是指孩子较快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校生活,从此高兴起来,爱学习,努力上进,争当好学生。我校围绕儿童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制订活动课程目标,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的方式实施课程。

“五朵金花·非遗传承”课程:孩子们在剪纸、书法、锡剧中学习;

“艺术科创”课程:孩子们在艺术作品中浸润;

“自然笔记”课程:孩子们在户外实践中求知;

“士以敦品”课程:孩子们在仪式活动中感知。

同时,体育锻炼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能够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状态。我校加强“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双减”要求,以体育人、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学校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及身体素养,规范“两操”,开设足球、羽毛球等俱乐部,扎实推进“悦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鼓励一年级儿童积极参与,促进新生身体健康发展,提升少年儿童精气神。同时,我校一年级教师让结合学习内容,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让儿童在生活化、游戏化、故事化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

其实,我们教育中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语都在育心。我们能否接纳幼儿的消极情绪,做他们的倾听者?我们能否听见幼儿的需求,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回应?我们能否在幼儿感到挫败的时候,鼓励他们坚持下去?一切细节,皆为课程。满足儿童对教育的需要,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是官小矢志不渝的追求!同时,官小也将持之以恒做好幼小衔接,减缓儿童心理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