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德育的土壤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浇灌。教联体的建构,正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边界,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让三者形成育人合力。家庭是德育的起点,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社会是德育的实践场域。唯有三方协同发力,才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责任、践行美德,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升华。
一、士以敦品,画好凝聚共识“同心圆”(士以敦品)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始终秉承“敦品励学”的办学传统,积极弘扬红色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红色基因的新时代接班人。学校依托丰富的校内外红色教育资源,建立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深刻学习党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平台。
学科育人 与德法基地紧密融合
作为“无锡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我校充分挖掘学科资源,融合各个领域,努力实现理想信念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项目特色,从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重要作用。
爱国教育 与香港学校云端相聚
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常态化、系列化的理想信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与香港佐敦道官立小学举办的“云端升旗”仪式,是富有意义的思政大课堂,是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寻访实践 与红色基地携手共建
学校以常态化形式开展寻访实践。一是理想信念宣讲活动,依托“一十百千万”党史宣讲活动,积极搭建多层次、多形式、有序列、有创新的宣讲平台;二是理想信念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进行祭扫;三是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活动,追寻院士、志士的成长足迹、科研之路。
二、对外合作,架好联动互动“同心桥”
我校与香港佐敦道官立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共同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校际交流活动。
主题活动特色化。学校不仅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引导两地学生共同弘扬爱国情怀,成为两地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与传承者。
学科联研系统化。两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共析问题,共研策略,整合资源,将先进的理念、做法加以校本化实施。
文化交流深入化。随着交流的深入,两校不断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新路径。
三、学科融合,下好共建探究“同心棋”
“科学+美术”的融合课堂
无锡市“未来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之际,我校科学与美术融合的“自然笔记”课程实践开启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科融合”探索之路。跨学科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互相促进,起到了1+1>2的效果。
“物联网+”课程体系
学校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开发“物联网+”课程体系,打通学生生活和知识间的“壁垒”,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小发明”“工程小建模”“技术与工程应用小设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思维。
四、实践寻访,打好协同育人“同心结”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途径,中超集团长峰电缆党支部与官林实验小学党支部进行校企联建,以实现“共抓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互促共赢”的目标。
实践寻访,协同育人
学校联合家庭、社会开展主题寻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将继续坚守“敦品励学”文化传承,秉持“向冠而林”校园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宜兴特色、官小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培养每一名学生,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