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书记(校长)谈德育第六期】 构建协同育人“教联体” 共画学生成长“同心圆”

作者:吴佳慧  日期: 2025-04-07  点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知,德育的土壤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浇灌。教联体的建构,正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边界,通过机制创新与资源整合,让三者形成育人合力。家庭是德育的起点,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社会是德育的实践场域。唯有三方协同发力,才能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知责任、践行美德,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升华。  

一、士以敦品,画好凝聚共识同心圆”(士以敦品)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始终秉承“敦品励学”的办学传统,积极弘扬红色文化,致力于培养具有爱国情怀和红色基因的新时代接班人。学校依托丰富的校内外红色教育资源,建立了多个红色教育基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深刻学习党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平台

学科育人 与德法基地紧密融合

作为“无锡市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我校充分挖掘学科资源,融合各个领域,努力实现理想信念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和项目特色,从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更好地发挥其育人的重要作用。

 

爱国教育 与香港学校云端相聚

学校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常态化、系列化的理想信念活动。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与香港佐敦道官立小学举办的“云端升旗”仪式,是富有意义的思政大课堂,是震撼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

寻访实践 与红色基地携手共建

学校以常态化形式开展寻访实践。一是理想信念宣讲活动依托“一十百千万”党史宣讲活动,积极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序列、有创新的宣讲平台;二是理想信念纪念活动,每年清明节到烈士陵园进行祭扫;三是理想信念社会实践活动,追寻院士、志士的成长足迹、科研之路

 

二、对外合作,架好联动互动“同心桥”

我校与香港佐敦道官立小学结为友好学校共同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校际交流活动

主题活动特色化。学校不仅搭建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引导两地学生共同弘扬爱国情怀,成为两地文化的积极传播者与传承者

 

学科联研系统化两校师生通过多种方式,共析问题,共研策略,整合资源,将先进的理念、做法加以校本化实施

 

文化交流深入化。随着交流的深入,两校不断积极探索文化交流的新路径。

三、学科融合下好共建探究“同心棋”

“科学+美术”的融合课堂

无锡市“未来创新基地”建设项目启动之际,我校科学与美术融合的“自然笔记”课程实践开启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学科融合”探索之路。跨学科的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互相促进,起到了1+1>2的效果。

“物联网+”课程体系

学校采用跨学科学习的方式,开发“物联网+”课程体系,打通学生生活和知识间的“壁垒”,探索符合学校实际、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学模式。通过“技术小发明”“工程小建模”“技术与工程应用小设计”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工程思维。

 

四、实践寻访,打好协同育人“同心结”

党建联盟 校企联动

学校积极探索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党建工作新途径,中超集团长峰电缆党支部与官林实验小学党支部进行校企联建,以实现“共抓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互促共赢”的目标。

实践寻访,协同育人

学校联合家庭、社会开展主题寻访、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拓宽德育渠道,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家庭是人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将继续坚守“敦品励学”文化传承,秉持“向冠而林”校园精神,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构建具有宜兴特色、官小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以良好的学校环境、家庭氛围、社会风气培养每一名学生,形成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