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好《非暴力冲突》
作者:何珍 日期:
2025-04-07 点击:
次
如何用好《非暴力冲突》
东氿小学 何珍
心的疏远来自训斥,心的紧密来自表扬、鼓励、相信、肯定。我们大多数人在贴标签、作比较、要求和评判的语言环境中长大,鲜少被鼓励、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非暴力沟通》一书指引我用亲近生命的语言去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带着尊重与同理心去关注他人;教会了我由衷地给予,与自己和他人建立联结,并充分展现天性中的善意;引导我学会成长、接纳与爱,学会接纳并不乐意听到的回答,不去分析和研究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问题,而要思索自己和他人有什么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真正该去的地方,聚焦在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这四个要素上,来重新构建表达和聆听的方式。
1.观察。观察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我们与他人沟通时,所有的表达和判断都是基于观察。大多时候,在观察的过程中,人们会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评论。而非暴力沟通就是让我们去区分观察与评论,将自己所看到的现象,用客观的语言具体的表达出来。观察能够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一切,在交流当中,观察能够有效地避免冲突和矛盾,这是实现非暴力沟通的前提。
2.感受。感受决定了人们的交流方法和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非暴力沟通的感受要素,能够让我们在沟通中更好的认知自己、体察他人,而通过对自己与他人感受的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去了解自己、倾听对方。如果能够确切地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沟通中就会少很多无谓的猜忌和质疑。
3.需要。每一种感受背后都隐藏着某种需要,沟通不过是通过语言和交流,让他人意识到自我的需要,从而使它们被满足。非暴力沟通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一种联结,让人们在交流中看重并且理解双方的需要,然后去寻找能够满足双方的办法。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的模式,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健康的联结,让相互帮助和友爱成为现实。
4.请求。非暴力沟通能够让我们在交流当中很好的表达自我的请求,我们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就会明白怎样去做才能满足这种需要,于是就有了请求。如何提出请求,是非暴力沟通重点关注的课题,请求不等同于命令,命令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与抵触,因此引发冲突。
现实中,任何一种沟通都可以通过这四个要素去实现,非暴力沟通也是依据这四个要素而展开,从中我们可以不断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化解愤怒、说出感激。为此我还在班级里组织学生开展“微笑天使送祝福”活动。因为微笑也是一种友善,是心与心交流的最佳语言。老师的微笑折射着爱的光芒,能给学生以瞬间的明朗和舒畅。在师生们微笑的环境里,我们的身心都会变得愉悦,人在愉悦时发挥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每天问问自己:“我今天微笑了吗?”我们可以试着每天观察感受孩子们当下的需要,与他们建立连结,微笑着对他们的存在本身表示感谢,进而善意地聆听他们的请求。孩子一旦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就会向前迈出新的一步,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如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坚持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友善之花终将在大家心中盛开。谢谢大家的耐心聆听。我的分享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