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情景模拟:家长认为劳动教育没有意义怎么办(章志青)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3-30  点击:

题目:班主任要开关于劳动教育的主题班会,遭到家长的反对,家长觉得学生学业负担重,没时间劳动,而且劳动教育就是拍照打卡,没意义。

角色演绎:助演老师好,我想找家长谈一谈。

“这位家长,您好。我想了解下孩子在家里每天晚上作业做到几点呢?”

“是完成学校的作业还是自己额外补充的作业?”

“看来是我们老师布置作业过多了,这点我向您道歉。接下来我会和任课老师沟通,协调各科作业量,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保证孩子充分的睡眠。”

“其实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劳动教育掌握现代化劳动的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一个自理自治的人。”

“我想,您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五谷不分、四肢不勤的巨婴吧?”

“您说到劳动教育仅仅是拍拍照,打打卡,确实是我们工作不到位,我们在今后的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会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防止家长代劳,同时也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通过家校协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然,我也希望家长如果有任何疑问私下和老师联系,尽量不要占用公共资源,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该题反映是家校沟通以及双减背景下家长不理解劳动教育重要性的问题。

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1、家长存在重智轻劳的错误观念,唯分数唯升学,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2、教师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流于形式,缺乏教育实效,引起家长反感。3、家校沟通出现障碍,家长不信任老师,对老师的做法提出质疑。4、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针对以上分析,我会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南风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首先安抚家长的情绪,万事疏则通,堵则盈,设身处地地站在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家长认识到学校和家长是同一阵地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然后自我反思,向家长说明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最后树立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理念,掌握一定的育儿技巧,利用节假日和周末给孩子安排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进行自我反思,调整工作方式方法,避免劳动教育流于形式,注重实效性,比如在班里定期开展劳动小达人活动,评比劳动模范。

3、班主任是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积极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肯定任课老师的辛苦付出,同时协调各科作业量。

4、统筹推进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建设,畅通家校沟通渠道。积极宣传双减的相关政策,指导家长掌握前沿的育儿理念,理解并支持学校的工作。

5、拓展育人渠道,打造实践大课堂,联系社会实践基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将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

最后我会把这件事记录到我的育人笔记中,这次选举确实存在不公平之处,反思整改,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合力,协同育人,定能形成教育共振,促进学生身心俱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