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曹丽文)

作者:朱浩亮  日期: 2025-03-27  点击:
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曹丽文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性格和成长阶段,通过科学引导和正向激励来唤醒内在驱动力。以下是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从兴趣出发,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1.、观察并放大孩子的兴趣点
通过日常互动发现孩子对哪些事物好奇(如恐龙、星空、绘画),围绕兴趣拓展知识。例如,喜欢昆虫的孩子可以引导阅读科普书、观察自然,再关联到科学、综合等学科。
用“兴趣迁移法”:将孩子喜欢的游戏或动画中的元素融入学习,如用《我的世界》学几何,用历史故事学语文。
2.、让学习“有用”
展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例如:数学:计算购物折扣、规划旅行路线;  科学:解释为什么风筝能飞起来;语文:写一封邀请朋友来生日派对的信。
二、培养自主性,让孩子掌控学习
1、赋予选择权
小到“先写数学还是背单词”,大到“选哪个兴趣班”,让孩子参与决策,减少被控制感。用“有限选择”避免孩子压力:提供2-3个选项(如“今晚7点还是8点开始学习?”)。
2、设定阶梯式目标
将大任务拆解为可完成的小步骤,例如:
写作文:先头脑风暴→列提纲→写开头→完成一段; 
背单词:每天5个,周末复习。 
用可视化工具(进度条、星星贴纸)让孩子看到进步。
三、用“成长型思维”替代结果评价
1、强调努力而非天赋
避免说“你真聪明”,改为“我注意到你反复修改了三次,这种坚持很棒!”  当孩子失败时,引导反思:“这次没考好,你觉得调整哪些方法下次会更好?”
2、设计“最近发展区”挑战
任务难度略高于当前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达,例如:数学:已掌握加减法后引入带进位的竖式计算;阅读:从绘本过渡到短篇章节书。
四、创造积极的学习体验
1、游戏化学习
设计知识闯关、家庭问答赛、角色扮演(如模拟商店学数学);使用学习类APP(如Khan Academy、百词斩)增加趣味性。
2、建立“心流”状态
确保学习环境无干扰(如关闭电视、手机静音);
匹配任务难度与能力,让孩子专注时获得沉浸感。
五、构建支持性环境
1、家庭示范作用
家长展示自身的学习行为(如读书、学新技能),和孩子分享学习心得;定期组织“家庭学习时间”,全家一起安静阅读或完成各自任务。
2、社交激励
鼓励孩子加入学习小组,或与同学组成“学习伙伴”;
通过教别人来巩固知识(如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解课文)。
六、谨慎使用外部奖励
短期任务,可用小奖励(如完成作业后多30分钟游戏时间),但需逐渐淡化; 
长期目标,关联内在价值(如“学好英语后你能看懂原版电影”); 
避免将奖励与成绩直接挂钩,而是奖励努力过程(如“这周每天坚持复习,周末去露营”)。
七、接纳情绪,降低压力
当孩子抗拒学习时,先共情:“背课文确实有点枯燥,你觉得哪部分最难?” 
用“番茄工作法”(学25分钟+休息5分钟)减少疲劳感;允许合理休息,大脑需要停机时间消化知识。
需要注意的关键原则是:
1、避免比较:关注孩子自身的进步,而非“别人家的孩子”。 
2、留白空间:给孩子发呆、自由探索的时间,创造力往往在放松时迸发。 
3、长期视角:培养好奇心和学习习惯比短期分数更重要。
通过持续的正向反馈和情感联结,孩子会逐渐将学习视为探索世界的工具,而非被迫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