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冲突的亲子关系
面对同样的教育环境,并非每个学生都厌学,差别在哪里?在我看来,最大的变量是父母——父母能不能倾听和理解孩子?能不能给予孩子学习上和心理上的有力支持?
遗憾的是,我看到“内卷”的态势像一个黑洞, 吸走了很多父母的理智,他们看不见自己的孩子,也给不了孩子所需的帮助,却成了孩子内耗的最大根源。有时候,孩子们厌恶的可能不是学习本身,而是与学习相伴的恶化的亲子关系。
拆解开来,孩子们的不满集中在三个方面。
不能认同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将学习功利化,固守“读书改变命运”的执念,只看重成绩,不顾现实,不看未来。
不能消化家长的失控情绪:对于学习中的大小问题,不少家长存在弥漫性的焦虑,时不时爆发,出手打人、出口伤人,意识不到危害,拒绝改变。
不能接受家长的管理行为:家长的高期待加上全方位控制,夺了孩子的学习自主性,孩子一切都要听从父母的安排,只能过“二手人生”。
这样的亲子关系会换来孩子的“三低”:低能量、低自尊、低效率。他们要么拨出很大一部分 心力去抗争,争取为自己而活的权益,要么“习得性无助"地“躺平”,“算了,我投降”。没有一个方向有助于学业精进。
有孩子问:“爸爸妈妈,如果我只能是一一个普通孩子,我还应该来到这个世界吗?”这问题问得让人心疼。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带回来的满分试卷?父母们的表现,常常令孩子们怀疑。
当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各种惩戒,如果父母也加入惩戒的队伍,那孩子的生存空间将变得更加逼仄,退无可退。孩子们需要的是什么?是一个任何时刻都能托住他的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