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关爱从“心”出发

作者:吴佳慧  日期: 2024-04-09  点击:

【家校心桥】关爱从“心”出发——小学生心理健康指南(家长篇)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随着时代发展,父母对孩子心理状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易产生心理问题。此时家长更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的心理。

小学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1. 学习焦虑

指的是对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倦怠情绪,冷漠逃避和对抗的心态及行为表现,具体表现为不爱学习。学习动力不足,上课注意力分散、听课不专心,作业不用心,思维缓慢,学习效率低,甚至出现逃学、说谎、离家出走等不良行为。

2.人际交往紧张

主要表现为儿童想跟周围同学交往,但不知如何交往些是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我行我素,不能在人际交往中采取合适的方法;有些是因为自卑胆怯,害怕与人交往;或是猜疑心重难以信任他人……

3.抗挫能力差

指的是学生因为要求未得到满足乱发脾气,受不了批评爱听表扬,好面子难以承受失败。这一类心理问题让孩子害怕困难,在有挑战性的事物面前总是选择退缩,特别娇气爱哭。

4.情绪易失控

小学生的社会化尚未发育成熟,他们大多喜怒形于色。如果他们的情绪得不到正确的回应,甚至成年人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到他们身上,时间久了,小学生会出现一系列情绪问题,比如持续的情绪低落、寡言少语、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情绪激烈暴躁等。

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面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家长该如何做?

一)积极暗示,保持情绪稳定

家长应在孩子面前尽量呈现出稳定、积极而有力量的一面,因为情绪具有传染性,当父母陷在担心焦虑情绪里,孩子也能感受到担心焦虑情绪。父母稳定好情绪,用稳定的状态面对和陪伴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积极的暗示。

(二)鼓励陪伴,创造和谐环境。

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平等地和孩子进行沟通,耐心倾听,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多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多听他们的呼声,理解他们的欢乐与苦恼。

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家长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与孩子共情,建立更加密切的亲子关系。最好的爱是陪伴。家长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提高陪伴质量。在陪伴的过程中,放下手机,不说教和敷衍,让彼此身心放松、情感愉悦、交流互动。

(三)合理爱护,选择有效方法

1.适度的关心,培养能力。孩子应该有自己的成长空间,不能因为过于亲近孩子而剥夺了孩子与同龄人相处的机会。只有与同龄孩子多相处,才能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2.适当的任务,增强自信。孩子通过日常小事情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十分重要,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注意不要交付给孩子一些难以胜任的事情,容易打击其自信心。

3.适合的奖惩,改善行为。在孩子犯错时,不要过分严厉,动不动就打骂或斥责孩子,会使孩子变得自卑、胆怯,甚至激烈反抗、斗争、离家出走等。同时也不要过分夸奖孩子,防止孩子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规律生活,养成良好习惯。

家长要尽量保持作息规律,生活有序而稳定,有计划地安排教育活动、室内体育锻炼、家务劳动、亲子游戏等,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特殊时期加强心理疏导

特殊时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对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是很重要的。疫情时期的心理疏导,我们可以这样做

亲爱的家长,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学校和每一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为了我们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