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给家长群发一段话,悄无声息地实现了家校共育(2)
作者:马园春 日期:
2024-04-07 点击:
次
@所有人
今日分享: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
爸爸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孩子成长一小步,孩子就会进步一大步。希望大家能够创造更多的条件陪伴孩子的成长。
如果爸爸们的工作真的非常忙,例如经常去外地出差或者早出晚归,可以在家里设置一个留言板或一个小邮箱,和孩子做个约定:爸爸最近比较忙,我们可能经常见不到面,但是爸爸会把想要说的话写下来,放到邮箱里或者画到留言板上,鼓励孩子通过这种方式与自己保持亲密。
@所有人
今日分享:与孩子相处
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每一朵花里都蕴藏着一个不同的世界,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描绘着不同的天堂。
当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放低自己的姿态,平等、耐心地倾听孩子,孩子就会感觉到被尊重、被关注、被理解,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如果父母平时习惯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指责,孩子没有说出自己心里话的机会和勇气,时间久了便会对父母失望、不信任,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更容易出现行为问题。
@所有人
今日分享:正确看待分数
当孩子因为分数沮丧的时候,父母需要有共情的能力,尽量不要批评和打击。在孩子自我怀疑的时候,你们有责任去引导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微光。
家长可以试着表扬孩子的坚持不懈,哪怕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没有放弃学习。并且让他们知道考试只是检查掌握知识水平的一把尺子,通过考试发现问题并不可怕,会了固然是好事,不会也不算坏事,正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多学多练,把没有掌握的知识补起来就好了。
@所有人
今日分享:适度奖励
激发内在动机,才能让孩子持久、主动地做事,家长千万不要一直用物质奖励诱惑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奖励只是一种辅助,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反而降低孩子的兴趣。要知道,父母的爱和陪伴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
@所有人
今日分享:亲子沟通
当孩子和你倾述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有的家长听了事情经过之后,会脱口而出:“就为了这么点事?”“哎呀,这没什么好难过的”“小孩子间打打闹闹,你们很快就和好了”……这是很不明智的。
父母在倾听和回应时一定要注意共情,善用表情、动作和语言技巧,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感受他们认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即使此时你难以完全共情,也先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和判断。这往往会让孩子反感,不想继续往下说,甚至拒绝父母干预此事,以后遇到难题也不想向父母求助,这是很大的隐患。
@所有人
今日分享:家校共育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家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教育孩子战线上的同盟军,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他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所有人
今日分享:陪伴学习
建议家长朋友们日常多翻翻孩子的作业本,孩子的书写端正吗?作业的正确率高吗?做作业拖拉吗?很多老师都会在孩子的作业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写上评语,这些评语看一看就知道问题在哪里。
@所有人
今日分享:少唠叨,多关爱
智慧的父母不会选择用唠叨的方式教育孩子,面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只对孩子提出原则性建议,这样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和认同。
如果孩子长期被唠叨,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在逃无可逃的处境里,他们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这样,家长的教育就不起任何作用了。
@所有人
今日分享:信守承诺
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氛围紧张、孩子叛逆……这些都是让家长们头疼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不再愿意相信自己的父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做一名信守承诺的父母,学会帮助孩子建立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那份信任和自信,帮助孩子拥有稳定的情绪控制能力,让他们人生幸福路欢乐多多。
@所有人
今日分享:关于犯错
孩子犯错不可怕,但如果孩子犯错后,得不到父母的包容与接纳,只有批评与指责,他们在未来更难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过错,更倾向于隐瞒过错。这会让孩子一直处在恐慌中,逐渐变得胆怯而自卑,战战兢兢,看父母脸色行事。
同样,当孩子犯错时,家长过度的娇惯、放纵更是会害了孩子。不要以年龄、偶然等借口帮孩子逃避错误,孩子除了需要正确引导,也需要在错误中成长。纵容孩子的小错,日积月累,慢慢就会凝积成明天的大错,甚至也许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
@所有人
今日分享:体育锻炼
体育在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方面无疑承担着无法替代的重任。孩子的科学锻炼,需要家长的高质量陪伴。家长在陪伴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绝非只是带着孩子一起跑跑步、打打球等单一技能的练习那么简单。
高质量陪伴还需要在锻炼的过程中强化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包括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拼搏进取等精神,包括缓解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等。
@所有人
今日分享:攀比的引导
成长中的孩子,因为年龄、阅历有限,缺乏对事物的判断标准,很容易就陷入攀比的欲望。这时候,家长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调整好自己对于关注事物的态度和观点,同时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要告诉孩子,拥有名牌衣物、电子产品,并不能代表什么。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并不由贫富决定,不要去轻视贫穷者或讨好富有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认知、思维和格局,才能获得别人发自内心的爱戴与尊重,才是真正的体面。
@所有人
今日分享: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
在学校的社会生活中,孩子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如何与他人共处、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学会输、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合作与竞争、如何学会选择、如何看待名利荣誉得失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必然要遇到的真实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教育的机会,也是他们成长的机会。
问题是孩子成长的磨刀石,而不是绊脚石。欢迎家长与老师一起,默契配合,和孩子一起打败问题,而不是和问题一起,打败孩子。
@所有人
今日分享:尊重孩子
学会尊重孩子,是所有父母的必修课。
教育过程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抚养。说话、做事前,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的感受,保护他的自尊心,比如不随意打骂、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孩子生气、难过、挫败时,不忽视、否定,而是陪在他身边,表达关心和理解,帮助孩子学会认识情绪、管理情绪。
家长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会让孩子感觉自己被爱着、被珍视,内心充满安全感、自我价值感高。
@所有人
今日分享:奖赏与惩戒
爱和接纳绝不等同于放任、纵容和溺爱。适度的惩戒从来就是教育的一部分,我们需要的是与孩子在磨合中清晰地确立奖赏与惩戒的标准,确立分明清晰且前后一致的标准。
当孩子做出到超越预期的事情时,知道会有你的表扬,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也知道这是自己行为的后果。
@所有人
今日分享:正确认识孩子的成绩
学期过半,通过检测诊断出的问题 ,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研究,一起解决。冷静且理性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情感上最可依靠的支撑,也是他(她)行动上最具启发的榜样。
成绩不代表一切 ,发现的问题就是潜在的增长点。请您不要因成绩未达到某个标准而上升到对孩子的全盘否定。我们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不是考试的机器。我们都不要因为一次失利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
@所有人
今日分享:慎把孩子与别人比较
各位爸爸妈妈,“比较”是教育、激励孩子的一种辅助方式和手段。“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父母要正确面对孩子的优、缺点,系统地看待和面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从他一步一步前进的脚印中寻找原因,不能拿着“放大镜”用单纯的“比较”简单对孩子提要求、设标准,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负面效果。家长要做的只是引导,引导孩子走向更好!
@所有人
今日分享:带着孩子见世面
很多孩子沉迷电子产品里的虚拟世界不能自拔,与真实世界的互动非常少。避免此类现象发生的方法之一,是尽可能多带他出去走走、看看。
你可以带孩子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让孩子感受历史的厚重,艺术的精妙;你可以带孩子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中的花草树木、虫鸟禽兽、山川河流都是最天然的“教材”。
有条件的家庭,带孩子旅行,见识不同地方的人文风情;如果没有条件,街头巷尾、家附近的小公园、郊外的一座山,一条河,对孩子来说,都是新的体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好的坏的,都是一种见识。
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教育就是为孩子提供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播撒阳光雨露,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涵养成长需要的养分,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健康成长,收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