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许红杰中小学德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许红杰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一筠

    阳羡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潘悦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3-11-08

  • 曹丽文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璐

    大浦中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程静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方晔雯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宜伟

    丁山第二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玮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贾花艳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马园春

    和桥二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玲玲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佳慧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丽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美娣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静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凌燕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甜甜

    徐舍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浩亮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云萍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当今家庭教育的九大反思(2)

作者:马园春  日期: 2024-04-07  点击:
只有成功教育
没有成人教育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过一句振聋发聩的话:
“不要以为拿什么大学文凭,有个博士学位就厉害了,这不算成功。你要晓得,教育的目的是成功做一个人。”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跟孩子强调成功的重要性。
但事实上,一个孩子如果不会做人,哪怕能力再强,也会遭人厌弃。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在德国留学的孩子,在校期间成绩优异,但毕业后找工作却屡屡被拒。
有一次面试结束后他实在忍不住,当面询问了面试官,为什么不录用自己。
面试官坦言:“你的工作能力我们非常认可,但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经历。所以,我们一致认为,你不遵守规则,并且不值得信任。”
从长长的一生来看,人品才是一个最具决定性的素质。
成绩再突出,品行不端也无法被委以重任;能力再出众,不会做人也走不长远。
如果不想呕心沥血一辈子,养出一个无法适应社会的废物,就一定要尽早告诉孩子:
人这一生,才华很重要,但利他思维、踏实做人更重要。

只有功利教育
没有情感教育
北大教授钱理群曾说:
在中国的大学里,包括最好的北大、清华,有一群20几岁就已经“老奸巨猾”的学生。
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将这群人称为“精致的利已主义者。”
而这样的孩子,往往就是功利教育的产物。
作家九爷认识一对教师夫妇,他们含辛茹苦将儿子培养成了精英,儿子扎根德国后,夫妇俩又掏出所有的积蓄资助儿子在国外买房。
但当父亲被确诊为癌症后,儿子却只匆匆回来待了两天,期间还在不停地处理公务。
直到父亲病重去世前,儿子都再没回家看过。
突然有一天,儿子听说老家的房子要拆,这才带着妻女回国,找母亲讨要补偿款。
被彻底寒了心的老母亲后悔不已,当初只顾着教孩子争第一,却没有教孩子爱人,最终落得个晚景凄凉。
正如作家毕淑敏说的: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教孩子表达爱、付出爱,是比让孩子争第一、上名校更重要的事。

只有分数教育
没有生活教育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轻易把一个孩子养废吗?
那就是让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什么都不让他做,保姆式地为他包办一切。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
“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欢乐。”
生活即教育,家庭即学校。
平日里,我们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收拾玩具,让他学会合理安排空间,对自己的物品负责;
或是让孩子多进厨房,让他们了解食材和调味品的配比,训练其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从而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说一万遍大道理,都不如让孩子在挥洒汗水的过程中明白责任的意义,懂得独立的价值。

只有道德教育
没有规则教育
今年夏天,广东汕头发生了这样一起悲剧:
12岁男孩小杜和两名小伙伴一起去海边玩耍,一名同伴不慎落入水中,救人心切的小杜奋不顾身地伸出手,想要拉住同伴。
但却因自己的力量太过弱小,也跟着掉入海中。
最后落水的同伴被人救起,小杜却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中。类似的故事每年都在上演:
重庆市潼南区,8个孩子相约去河边玩水,一个孩子失足掉进了河里,另外7个小朋友一个接一个过去施救,却全部被汹涌的河水吞没;
福建厦门,几名少年一起去海边玩耍,其中一人落入深水区,另外两人想要救人,最终,一名施救者和落水者一同溺亡……
人生没有如果,但悲剧需要反思。
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性地向孩子灌输舍己为人、无私牺牲的观念,一味要求孩子善良、勇敢。
却鲜有人告诉孩子,那些关于生命的规则:
当弱小的你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不那么“善良”,先尽全力保证自己的安全,再向身边的大人呼救,或报警;
面对坏人时,你可以不完全“诚实”,你可以选择撒谎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培养孩子的道德感固然很重要,但关于生命安全的规则也要及时灌输。

以上中国家庭教育的九个反思,希望大家可以收藏起来,随时自省自查。
别让错误的教育理念,耽误了孩子的未来。
综上所述,与所有家长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