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心中存有边界
——读《人间值得》第八、九节有感
读完《人间值得》的第8和第9小节,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边界感”三个字。“边界感”这个词,近年来时常出现,很多人都在强调边界感的重要性,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有边界感的人。其实这个词也是心理学术语,自我边界,指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西泽保彦曾说:“所谓正常的人际关系,就是要和别人交往时保持一定距离。”人际交往中,把握好分寸,保持清晰的边界感,是一个成年人必要的修养。边界感越清晰,人际关系越舒服,人就越容易感到幸福。
钱钟书曾在《谈交友》中提到,“没有比中国古语“素交”,更能体现出友谊的精髓。一个“素”字,把纯洁真挚的交情本色,形容尽致。”真正的友谊,看来素淡,却有超越死生的厚谊。一个人越是人际关系界限模糊,就越难成为自己。
《我们仨》中的杨绛就是一个有边界感的人。世事纷繁,她独守心灵的一份宁静,不吵不闹,不争不抢。正因为拥有边界感,她将爱情、亲情与友情,经营得恰到好处。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要有边界的,我们不能去越界别人的同时,也要捍卫自己的边界。边界感,是为彼此划出一条线,不单单是为了让彼此之间要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让我们更加的自由,更加的自主,而且也减少一个互相撕扯、互相内耗的问题。
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说过,“人类的一切痛苦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确实,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各种让人痛苦的人际越界,如不经同意擅动他人私有物品,妄加评论他人言行举止,擅替别人拿主意做选择,让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等。这些把“你的事”随意当作“我的事”处理的做法,都是对他人自我边界的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