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有意思的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2)
作者:马园春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次
超有意思的50个经典心理学效应(2)
——摘自“镜子心理”
6.自我参照效应(这是干货,我得记下来)
指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优于其它编码条件的现象。如在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如果它与我们自身有密切关系的话,学习的时候就有动力,而且不容易忘记。
案例:嘟嘟最近在学习设计,在图书馆偶然看到一本不错的设计教程时,爱不释手,花两天时间就学完了,对其中的要点记忆犹新。
7.角色效应
指当一个人处于某种角色或角色发生改变时,通常会因这种角色(或角色的改变)而引起的心理或行为变化的现象。
案例:曾经贪玩捣蛋的哆哆,自从当上班长后,因为自己的角色的转变,不仅表现得学习认真,还积极主持班里的各项事务,主动组织班级公益活动,责任感和自信心都增强了,跟之前判若两人。
8.锐化效应(观念影响认知过程)
指人的既有价值观能对其知觉具有促进作用的现象。具体而言,当在社会知觉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在知觉对象前如被激活,这种价值观对其知觉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案例:如从小老师就教学生要讲诚信,这就会使学生在以后的知觉过程中,按照这个诚实的价值观去判断、去知觉,该时出现那怕是十分微不足道的带有诚实信息的表现,我们就会被内隐的个性观唤醒,认为这是一个诚实的人,而且还可能具有善良、热爱、随和、温柔等品质。
9.奖惩效应(胡萝卜加大棒)
指通过对目标人行为实施外部强化或弱化手段,可影响其自身评价等心理活动,进而带来其行为的强化或弱化的现象。详细而言,表扬、鼓励和信任,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得体、适度、就事论事的惩罚措施可促使一个人对错误行为的改过等。
案例:童年哆哆的父母对他的学习采取奖励与兴趣引导措施,同时对生活中较严重的过错采取惩罚措施,长大后,哆哆成了一个人格完整、好学上进的人。
10.霍桑效应(被关注时自我暗示)
指当人们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或者观察的时候,会刻意去改变一些行为或者是言语表达的心理。
案例:Club上,与胡侃正High的哆哆,转眼看到心中女神学姐在看自己时,立马整理了自己的衣装,变得安静、绅士起来,还礼貌的打了个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