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适应期的家庭教育
作者:程静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次
在小学阶段,我们家长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观念:年级越低,学习习惯、兴趣、能力的培养越重要,孩子学习的结果,也就是学习成绩的高低,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学习的热情,孩子的学习习惯,以及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为了孩子的将来,家长们可以关注以下几点:
1、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形成 积极民主的家庭教育氛围。孩子进入学校学习,就会有压力、烦恼,家长工作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经常与孩子沟通,经常与孩子交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往。孩子受到表扬,你要与他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孩子遇到挫折和问题,你要站在他的角度为他考虑,给予更多的鼓励,多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你能行”、“别灰心,再试试”、“爸爸、妈妈相信你”“下次你会做得更好”。你的鼓励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以此来培养他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2、家庭教育目标统一,形成正确的家教导向。家长的教育要求、目标一定要统一,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为教育问题争吵,当爸爸和妈妈,或者爸爸妈妈和家里的老人,在教育观点上出现分歧的时候,最不理智的做法就是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有了分歧也是正常的事,可以心平气和地单独沟通,争取达成一致意见。家庭教育目标统一了,才有助于形成正确的家教导向,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3、说到做到,树立自己的威信。很多家长都将“告诉老师”作为威胁孩子的口头禅。其实,老师不是吓唬孩子的工具,在提倡平等师生关系的今天,孩子对老师的畏惧反而给老师的教育带来不利。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是老师替代得了的,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建立自己的威信,这威信并不是靠打、骂、说教能做到的。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向孩子提出要求,孩子接受了,一定得让孩子做到。出尔反尔,只会让孩子成为“语言上的巨人”。在孩子面前,我们要避免说一些过激的话,比如“不要你了”、“罚十遍”、“明天不让你上学了”等,你的这些话,除了伤害孩子外起不到任何作用。
4、以身示范,注意自己的言行。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态度,所以家长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比如说语文要求背书,你就定定心心坐下来,看着书,一字一字地对照听,孩子也就知道马虎不得。如果你就问一下,会背了吗?你一边看手机,一边听他背,他背得是对是错,也不知道,你这样马马虎虎地对待,那孩子也就会马马虎虎地对待,反正妈妈也不会听,随便背几句就行了。再比如说,极个别的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时候,会说一些不太文明的口头禅脏话,这个口头禅是从何而来呢?是不是家长平时在孩子面前跟朋友相谈甚欢的时候不小心说了一句,孩子在旁边听进去了,他学会了。可能孩子也不知道这句话是好是坏,反正他觉得这句话说起来很酷的样子。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无论何时何地,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在我们的身边,时候都有一双眼睛在默默注视着你。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三流的父母都保姆,二流的父母当教练,一流的父母当榜样,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做孩子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