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的力量
作者:朱云萍 日期:
2023-04-24 点击:
次
“等待”所信奉的是人自然成长的规律,而“期待”则更具有更多的教育意义。一旦教师对孩子有了美好的期待,就能以平和、自然、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孩子,我们可以看到“期待”改变了“剧情”,表现出惊人的力量。
“激光笔”不见了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我校为每个教室专门添置了一台交互智能平台,还配置了一支多功能激光笔,我对这支笔分外喜爱和珍惜,一个多月来已经把它当成了上课必备的教学工具,每天上完课都会把激光笔轻轻放入讲台上的笔筒内,以便下节课继续使用。
星期五的第二节,预备铃一响,我先精神饱满地与同学们相互问好,接着面带笑容地开始这节课的课前谈话,边谈边伸手去拿激光笔,咦?笔筒里没有?我脸上的笑容顿时凝住了:怎么可能?我每次都放在这里的,会到哪儿去呢?我急忙翻遍了讲台的每一个抽屉,还是没有,我抬起头注视着全班同学问道:“同学们,你们看到朱老师的激光笔了吗?”“没有啊!”面对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更心急了,再一次翻遍了讲台的每一角落,真的没有,这时我才意识到: “激光笔”不见了!
我当时心里非常生气:“老师放在讲台上的东西,谁敢来拿?胆子也太大了!” 虽然很生气,但我还是继续下面的教学。上完了课,我也冷静了下来:如果我对此事置之不理,那可能会导致犯错误的同学存在侥幸的心理,以后可能还会出现第二次、第三次……这不是让学生往歪路上走吗?
寻找“激光笔”
该怎么妥善地处理呢?我思前想后考虑了很久,当我再次来到教室,已经是放学的时间了,我把“激光笔“不见了的事告诉了同学们,然后很和气地说:“朱老师知道你们其中有人对这支笔很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哪位同学出于好玩,把笔拿去玩一玩,忘了还了。你们找一找,好吗?”班里的同学马上开始找,找了半天都说没有。这时有几个同学提议互相检查书包。“不用这样,我相信大家!”我立即制止。如果让他们互查,就会给那位同学造成心理压力。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人虽不大但也有自尊心,肯定不愿被人说成是“小偷”!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认错环境!可是已经过了放学时间了,仍然不见“激光笔”的影子!怎么办?望着一张张迫切的脸,我只好说道:“这支笔对于你们来说只是好玩,可是对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可能拿去玩的这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不好意思拿出来,希望星期一有人主动来找我,或者可以主动把笔还到讲台上来!”
到了星期一中午,我焦急又耐心地期待着,可没有一个人来找我说,笔也仍然不见踪影。怎么办呢? 到了下午,我又让每位同学在纸上写两句话,第一句话写对这件事的看法,第二句话是把看到的细节写出来。只有几位同学提供了一些小线索,我经过个别谈话仍一无所获。我又把那些纸条翻了几次,这时一张与众不同的纸条吸引了我“朱老师,我真的没有拿你的激光笔。”难道是他?早上,我找同学谈话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凑过来听!难道……
星期二,我利用晨会课开始讲述《小偷与他的母亲》、《她从嘴馋开始》的故事,用主人公的亲身经历,用名人名言,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诚恳地启发着这位同学。然后同学们也纷纷举手表示能原谅拿了笔的同学,只要还回来就行了。在同学发言时,我注意观察那位同学,他的眼神是那样的不安,又是那么的闪烁不定。我相信,他此时的心情一定是波涛汹涌,只不过他还没有从害怕和担忧的心理走出来。那么此时大家一句句宽容的话语一定在不停地敲击着他的心灵。
“激光笔”找到了
星期三早读课上,他终于一脸犹豫地走到我的身边小声说:“朱老师,那天我看到小军拿了你的激光笔玩了,玩了一会儿他又放下了。”我心里一喜:我的期待没有白费,事情终于有了转机。我故作惊讶地问:“是吗?你什么时候看见的?他玩了以后放哪儿了?”他见我没有怀疑,提高了音量又说:“星期五吃过饭的时候我看见的,他玩了以后就放在电脑的键盘底下了。”按照他的指点,我抽出电脑键盘,仔细一找,果然在底下发现了这支“激光笔”。此时的我既高兴又忧心。高兴的是终于找到了“激光笔” ,忧心的是他没有坦诚地承认(其实这个地方我早就找过不下十次了)。我不动声色,平静地说:“小军为什么要把老师的笔放在键盘底下呢?你知道怎么不早点告诉老师呢?这件事朱老师就交给你负责,由你去调查清楚,然后向我汇报!”望着他那蹦跳起来的身影,我暗暗地想:相信他,给他时间,最终他会战胜自己的!
“激光笔”风波暂告一段落,我庆幸自己的坚持,更惊讶于“期待”所产生的力量。当初如果我直接揪出这个孩子痛斥一番,或许表面上仍然可以心安理得地做着老师,但我却会丧失一个教师的内在价值。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家长们都对孩子都非常的溺爱,“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疏于严格管教,所以他们好吃贪玩,自私自利,行为习惯很差。当他们觉得一样东西好玩时,就有人自然地想占为己有,而且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是“偷”,更不会认识到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从目前情况看,这种现象在幼儿园、小学或多或者少地存在着。我觉得小学生的这种现象不能与成人偷窃行为等同,因为他们的认知水平、分辨能力尚低。教师应耐心地启发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这种行为继续发展下去的严重后果。
教育是慢的艺术,而“期待”能帮助我们克服烦躁、倦怠的不良情绪,使我们保持一种比较健康、平和的心态。“期待”更包含了一种信任,套用一句老话:“信则有,不信则无。”在处理这次事件的过程中,我没有运用“逼供”,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为的是保护犯错误孩子的自尊心。虽然此事还没得到圆满的解决,但他近来认真态度、专注神情让我看到了希望。我相信:在我适时、适度的引导下,终有一天,他会再次走到我面前坦诚相告。那时,我会告诉他:“我就期待这一刻,我为你骄傲!”
在我们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碰到不同的学生犯不同的错误,我们也常常使用苦口婆心的说教,但收效甚微。陶行知先生 “四块糖”的故事是“期待改变”的经典案例,虽然我们只是春天的播种者,但“期待”让我们看到了秋天收获的希望。
教师的期待是冬天的阳光,会温暖孩子冷落的思绪;是春天的细雨,会滋养出孩子的朝气和活力;是秋天的劲风,会吹落孩子自卑自弃的落叶;是夏天的响雷,会惊醒孩子奋发进取的激情。老师们,用心去期待吧,相信孩子,始终期待着他的成功,孩子也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这就是“期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