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3-11-08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第一次读《教学勇气》这本书是刚入职的时候,假期初教师培训处下发给我们青年教师的这本书。刚拿到这本书,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我翻开阅读了一段,但是觉得晦涩难懂,便搁置一旁,但是探究的欲望告诉我,要想真正与教育大师对话就要静下心来,改变自己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拿出整块时间沉下心来品读。《教学勇气》与其说是一本教育专著,倒不如说它是一本关于探究人的心灵的心理著作,通读一遍后,不敢说自己读透读懂了,只能说有了一点收获,让我这样一位新教师在教学亦或人生方面都有所感悟。
作者帕尔默以独特的视角“教师的恐惧”切入,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一陈述教师的恐惧文化,以及因恐惧而导致的教师自我的“分离”,最后寻获回归的途径。帕尔默就如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般“漫步教师的心灵”,痛陈教师不为人所知或者说不为人敢言的恐惧及痛苦。他道出了我所经历到的甚至未经历到的以及我能言说甚至我无法言说的种种,总之在教学中的诸多压力和苦痛能在此处得到释放,因为你会发现不敢启齿的苦痛被另一个人如此深刻地理解,是多么令人激动,感觉找到了能倾诉的“树洞”,太多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并不奢求解放,但求理解。帕尔默有着对教师的一种深度理解,其实这缘于他三十余年的从教经历,他的宝贵经验使我们这些晚生小辈觅得了一位知音。
《教学勇气》一书给了教师自我“分离”一个名分。帕尔默指出引领教师“回归”的是那份直面恐惧的“教学勇气”。所以我有了以下几点心得:
成功的教学需要恐惧感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恐惧我的教学很糟糕,这种恐惧或许不是一种失败的信号,而是关注我的教学技艺的一种证据。我恐惧某个话题在课堂上会突然出现,这种恐惧或许不是警告我逃避这个话题,而是发出一个信号:这个话题必须注意。我恐惧在那危机四伏的个人和公众交接处教学,这种恐惧或许不是懦弱胆小,而是坚定了我的信心,去冒这个凡出色教学都需要冒的风险。”这些恐惧,作为青年教师的我们深有感触,就像最初的我们生怕在课堂上听到自己不会的问题,生怕被学校要求上公开课。读了这本书后我明白了能够使人们对真正的学习有所感悟、有所触动的恐惧是一种健康的恐惧,对一样事物能产生恐惧就证明我们对它有所关注,所以我们必须找到激励它的方法。真诚对待存在的恐惧,关注我们在教学中害怕什么,让我们去正面解决它,只有关注了,解决了,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才能坦然不恐惧。
教师的幸福感
我们现在为什么找不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究其原因实质在自己的内心,我们对自己的定位不正确,没有能对自己的身份真正认同,我们的内心在得与失中动荡不安,我们总是在意外界无关的眼光和评价,不能真正做自己,我们在苦于钻研教学的技法而忽略自己内心真正的呼唤,所以我们找不到幸福。教师的幸福应该来自于内心的认同,认同自己是教师,我们的心灵才能和教育产生共鸣,才能为学生尽全力的付出,才会无怨无悔。内心真正的认同是教学奋斗的原动力。
做心行合一的教师
心的能量无限强大!我们每天反观自心,我认同自己是教师了吗?我爱自己的学生吗?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过问题吗?我遇到教学难题是压制掩盖不让它爆发,还是尽心竭力地去解决它?我每天的工作都能够有所收获让心灵得以滋润还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呢?我的每一个言行举止是否能够成为学生的榜样?换句话说,我们对得起“教师”这两个字吗?而这个纷纷杂杂的问题源头仅是一个,就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的心是教师的心,我们的行自然会是教师的行,我们的言谈举止才合乎师道,心行合一,才能发挥教师最大的潜力。
正在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我们,一定要认同它,热爱它,无论当初我们出于何种机缘而成为了一名教师,告诉自己,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怨天尤人,让我们带着勇气做快乐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