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拖延,策略先行
作者:何珍 日期:
2023-04-07 点击:
次
克服拖延 策略先行
——《拖延心理学》第七章阅读分享
东氿小学 何珍
近期,我从《拖延心理学》第七章的14个日常练习中提炼出四点克服拖延的策略。现在分享给大家。为什么拖延症患者不会主动去做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事情呢?因为每个人都愿意处在一个安逸的状态里,不愿意去改变,即使自己知道现在的选择不是最好的。该如何客服呢?
策略一:提升自信,即时决策。
自信是我们人生最好的自驱力。当一个人充满自信,她就会成为行动上的王者。自信让他们能够快速对一件事情做出决策,从而尽快地执行和落实。有自信的人,往往伴随着良好的执行力。执行力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征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
克服拖延可以使用“吃掉青蛙”法则,早上第一件事就完成一天中最具挑战性的任务。克服拖延还可以关注最重要的任务——进入一种精力充沛的状态,使得后面能够完成任何项目。对于1-2分钟就能完成的小任务,更要及时完成,这样可以消除大量小任务堆积带来的压力,不要拖延,不然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借助艾森豪威尔矩阵可以迅速做决策——极重要且紧急的,对生活或事业产生至关重要影响的事,必须马上完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可以慢慢去做。紧急但不重要的可授权他人去做。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可以放弃。
策略二:未雨绸缪,清晰规划。
孟子曾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防患未然,建立忧患意识,把自己从舒适区推开,养成非舒适习惯,可以很好地克服拖延,用意识习惯移除隐藏的障碍。我们平时忽视潜在的紧急情况会导致很多可怕的情况发生,立即处理潜在问题很重要。克服拖延可以为进行中的项目建立大象习惯——分解目标,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清晰地计划,可以让事情变得简单可行。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没有头绪时,我们缺少的是合理的规划。计划能够让一件事情变得更客观形象,可以让一件事情贯彻落实起来更高效快捷。克服拖延还可以使用冲刺来应对富有挑战性的项目(蕃茄工作法)利用计时器(或电脑与手机间进行同步的应用程序等,设置时间:把冲刺,休息,冲剌,休息等循环提升设置,这样可以排除干扰,提高专注力!提升执行力。
策略三:提升责任,培养习惯。
有时候我们的执行力并非天生的,而是源自于我们对人生负责任的态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那些执行力较好的人,往往有很强的责任心。他们通过良好的执行能力,让自己对他人负责。提升责任感,为自己的任务创建问责机制。当有人为你成功欢呼,或在你松懈时警醒你,你就不大可能放弃!对自己的任务负责,并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和负责任的伙伴分享合作,可以以此鞭策自己。
策略四:培养兴趣,奖惩激励。
世上没有容易的事情。在执行每一件事情时,都需要我们付出勇气。因为克服困难的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你想克服拖延症,我们可以先培养出自己的兴趣。那就要在开始时就表现得好像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很感兴趣,花一点时间开始做那件你一直在逃避的事情,然后你会突然发现你很想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充满了兴趣,做起事情来就不会感到没意思了。
克服拖延还可以将奖惩捆绑在行动上!只有在自己参与一项对自己生活有长期积极影响的活动时,才允许自己享受一段特别愉快的经历!试着将所有任务与目标相关联。没有心情开始的时候,提醒自己,它与长期目标有怎样的关系!有时平凡的活动也与珍视的价值有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但是很多人都没有很好地去执行,总以为时间还有很多,最后空余蹉跎。但愿读过此书的人,人生中的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认为负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