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和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灵(张美玲)
作者:许红杰 日期:
2023-03-23 点击:
次
让爱和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灵
宜兴市新建小学 张美玲
刘铁芳的«教育的高度即人人性的高度»一书让我感悟颇多,书中这样写道:“教育从根本而言,是生命的艺术,心灵的艺术。作为生命艺术与心灵艺术的教育实践的两个关键词就是爱与智慧。”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我来谈一下自己体会。
一、让爱照亮学生的心灵
让爱浸透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是教育的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天天要与学生打交道,爱是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生命走向学生生命世界,学生生命向教师敞开的的根本要素。没有爱的润泽,师生彼此之间的生命世界是隔离的,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
小鑫胖乎乎的,看上去很讨喜,可在我们班他是一个令我头疼的孩子。他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很差,经常偷懒,作业要么不做,要么拖拖拉拉,成绩经常在及格边缘徘徊。和他沟通了很多次,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他好几回,他每次都信誓旦旦地保证会按时完成作业,可一转身,他又继续拖拖拉拉。甚至有时我盯得紧了,他课间时就玩尿遁,躲在厕所里,让我束手无策。
面对这样的学生,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力。但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关爱,我决心用关爱来打动他。首先,我一改平时对他疾言厉色的样子,心平气和地和他交流,倾听他学习上的困难和苦恼。原来,他内心里也是想按时完成作业的,可是他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他做作业时养成的习惯很不好,总会不由自主地玩些小玩具,另一方面,他的写字速度也的确比别的学生慢。了解到这一情况,我积极地鼓励他,给他信心,并适量减少他的作业量,并和他约定好,每天只要完成我定下的作业量,就可以得到一张表扬信。刚开始,他一到课间,就埋头完成作业,可依然无法完成我定下的目标。我看准时机,给他加油打气,并不断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进步。渐渐的,他脸上的笑容多了,得到的表扬信也多了,有次默写古诗他居然得了一百分......在期末考试中,他语文考了七十几分,这于我而言真是个大大的惊喜。关爱学生,欣赏学生,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让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的时候,成长中的学生更不例外。由于他们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叛逆更是他们的“专利”。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运用教育智慧,抓住有利时机,效果会更好。
在一次课间活动时,我们班的小李无意间碰了小浩的肩膀,小浩就重重地踢了小李一脚。小浩这学生一直令我有些头疼。他个性倔强,自尊心强,好胜心强,在他心底,谁也别想欺负我,我是永远的赢家。课后他常常和同学们闹矛盾,每天都被同学各种投诉。这不,他和同学又发生了冲突。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后,从他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知道我为什么找他,所以摆出一幅油盐不进的架势:昂着头,抿紧嘴唇,面无表情,弯着腿,靠在走廊上,拳头握得紧紧的。看到他这表现,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准备劈头盖脸地把他批评教育一顿,这学生太不让人省心了。可我转念一想,以前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也经常训斥他,可是收效甚微。面对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硬碰硬的话反而会适得其反。这次我决定改变策略,不再一味地批评,而是心平气和地询问事情的经过。他有些诧异,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在谈话的过程中,他渐渐放下傲慢的架子,调整了站姿,低下了头。我认为他容易接受教育的时机到了,把他特意叫到办公室,指出了他存在的问题。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向挨打的小李诚恳地道了歉,请求原谅。
事后回想起来,如果当时刚碰面时,我就一通训斥并提出我的处理意见的话,可能当时的场面很“僵”,甚至让我下不了台,从此也降低了我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这远非我的初衷。
教了五年级后,我发觉课堂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为了让学生积极发言,我曾经大发雷霆,甚至让他们抄课文,把全班同学狠狠地批评了一通,可是收效甚微。难道学生到了五年级,真的就不愿意举手发言了吗?起初我认为,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他们真的像成人一样学会“保留意见”了。可是走进他们的心里,细细跟他们交谈,原来事情并不这么简单。于是,在课间时,我亲切地跟他们东扯西扯。等他们渐渐放开了,再问他们:“我发现你们现在都不大愿意举手了,为什么呀?”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反正比较简单的问题你不会叫我们,都会叫小鑫、小凯、小孙 (这些学生成绩比较差,或上课总容易走神),除非这个问题很难,才可能叫到我。难的问题有时我也没把握,干脆就别举手了。”原来有时“太信任”一些学生,请他们回答的机会少了,他们也有失落感。“有时我知道答案的,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说。就想先自己在底下练一练,再举手,但你已经叫别人了。”原来该多给他们一些思考的时间。“我觉得没举手你叫我回答问题,如果答错了,也好一点;但举了手,又回答错了,没面子!”……原来在学生的心里有这么多的想法,我的教学始终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我的心始终和孩子保持着距离呀!想想课堂上学生的沉默,因为学生没有举手我的大发雷霆,我觉得很愧疚,不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讲,而是我根本不了解学生的心啊!有时教育真需要运用教育智慧,细细去聆听,不能打着爱学生的幌子而误解他们。
书读完了,思考还在继续。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用爱和智慧照亮学生的心灵,做一个爱学生,有智慧的老师。